[实用新型]榫卯抗震砖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2919.1 | 申请日: | 201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武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美龙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1/98;E04B2/1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4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砖,具体是一种榫卯抗震砖。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用砖多采用粘土砖,粘土砖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容易破坏植被、毁坏农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同时粘土砖在施工时,需要用水泥沙浆进行粘接,导致施工效率低下;此外,粘土砖并不具备防震、隔音、隔热等功能;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不会污染环境、施工效率较高、且具有防震、隔音、隔热功能的榫卯抗震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建筑用砖容易污染环境、施工效率低下、以及不具备防震、隔音、隔热功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榫卯抗震砖。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榫卯抗震砖,包括砖体;砖体上开有两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上端开口直径小于圆形通孔的下端开口直径,圆形通孔的上端开口外围环绕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的外径与圆形通孔的下端开口直径相等。
使用时,将一块榫卯抗震砖的环形凸起嵌入另一块榫卯抗震砖的圆形通孔的下端开口,以此方式完成相邻榫卯抗震砖之间的粘接,进而完成整个砖墙的建筑;与现有建筑用砖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榫卯抗震砖由于采用了榫卯结构,使得施工时无需使用水泥沙浆进行粘接,因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榫卯抗震砖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会破坏植被、毁坏农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其具有良好的抗震、隔音、隔热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建筑用砖容易污染环境、施工效率低下、以及不具备防震、隔音、隔热等功能的问题,适用于建筑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砖体,2-圆形通孔,3-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榫卯抗震砖,包括砖体1;砖体1上开有两个圆形通孔2,圆形通孔2的上端开口直径小于圆形通孔2的下端开口直径,圆形通孔2的上端开口外围环绕有环形凸起3,环形凸起3的外径与圆形通孔2的下端开口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美龙,未经武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2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