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环形塑腔钢骨混凝土现浇沉井护壁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1627.6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中;周岳峰;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 形塑腔 钢骨 混凝土 沉井 护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设施,具体是指一种圆环形塑腔钢骨混凝土现浇沉井护壁,该沉井护壁应用于人工挖孔桩时具有止涌防塌、安全、顺利挖作的作用。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投资少,铺得开,节能减排,无污染,无噪音,广就业,特别是地质剖面直观,落桩准确。既符合国情,又具竞争潜力,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低估。但是常规人工挖孔桩遇到涌水、流砂及软弱地层时挖作难度增加,有的甚至无法挖作,被迫改冲孔或钻孔,使人工挖孔桩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圆环形塑腔钢骨混凝土现浇沉井护壁,该沉井护壁针对复杂地层随挖随沉,可持续挖作,具有人工挖孔桩的止涌防塌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圆环形塑腔钢骨混凝土现浇沉井护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底部的管靴以及安装在管靴上的沉井护壁单元,所述的沉井护壁单元包括塑料模腔、钢管和螺杆,所述的塑料模腔插装在管靴上,该塑料模腔为圆环形的结构,其自上而下均匀贯通开设有多个用于浇灌混凝土的扇形的孔腔,孔腔之间还开有用于插装钢管和螺杆的孔眼,所述的钢管和螺杆分别插入孔眼后与管靴拧紧固定连接,所述的孔腔内灌注混凝土。
所述的沉井护壁单元为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多个,多个沉井护壁单元自上而下插装构成整体结构,其中位于最下方的沉井护壁单元与管靴固定相连,每一个沉井护壁单元中的钢管的上端均具有凸出塑料模腔外的接箍,螺杆的上端均具有凸出塑料模腔外的螺帽,多个沉井护壁单元中上下相邻的沉井护壁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沉井护壁单元的接箍和螺帽插入位于上方的沉井护壁单元的塑料模腔中,相邻的沉井护壁单元的接触面之间涂覆有一层胶黏剂。
所述沉井护壁单元中的钢管和螺杆呈交替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沉井护壁工作原理是:将塑腔钢骨在已挖好的井段空间先行组装,然后再在腔内浇混凝土,使其结构稳固,又有下沉的重力。而塑腔外表光滑,减少了下沉阻力。当沉井遇阻时,可以启动钢管中的顶托螺杆顶推沉井。这种操作始终在复杂地层的上界面空间内进行,因此操作较为安全。
本实用新型沉井护壁与现有技术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是现浇沉井,而且是与井壁滑动配合,导正性能好,无需缩径,也不会偏斜。
(2)本实用新型比井点降水成本低,更不会因抽水影响地层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比钢护筒价格低,无需使用重型机械,操作更为简捷。
(4)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止涌防塌,还能创造干浇桩的理想条件。
(5)本实用新型沉井护壁浇筑的桩没有浮浆,不用凿桩头,简化工序。
(6)本实用新型操作安全,沉井过程工人不接触高危地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圆环形塑腔钢骨混凝土现浇沉井护壁,它包括位于底部的管靴1以及安装在管靴1上的沉井护壁单元,沉井护壁单元包括塑料模腔2、钢管3和螺杆4,塑料模腔2插装在管靴1上,该塑料模腔2为圆环形的结构,其自上而下均匀贯通开设有多个用于浇灌混凝土的扇形的孔腔,孔腔之间还开有用于插装钢管3和螺杆4的孔眼,钢管3和螺杆4分别插入孔眼后与管靴1拧紧固定连接,钢管3和螺杆4为多根,呈交替状分布,塑料模腔2的孔腔内灌注混凝土5以填实。
沉井护壁单元为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多个,多个沉井护壁单元自上而下插装构成整体结构,其中位于最下方的沉井护壁单元与管靴1固定相连,每一个沉井护壁单元中的钢管3的上端均具有凸出塑料模腔2外的接箍3a,螺杆4的上端均具有凸出塑料模腔2外的螺帽4a,多个沉井护壁单元中上下相邻的沉井护壁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沉井护壁单元的接箍3a和螺帽4a插入位于上方的沉井护壁单元的塑料模腔2中,相邻的沉井护壁单元的接触面之间涂覆有一层胶黏剂,使其连接更加稳固牢靠。
现浇沉井钢管3的上端可用顶托螺杆支撑以浇筑固定的混凝土护壁,现浇沉井既可以从井口开始使用,也可以在复杂地层快近顶板时开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沉井护壁是在塑料框腔内装有钢管和螺杆并浇筑混凝土而成。挖沉时外缘表面与井壁呈滑动配合,每挖一节续接一节。沉井护壁的总长度,根据复杂地层层厚确定,适当余尺,使两端置于稳定地层。沉井时下入泵举取砂钻具捞砂,现浇沉井会随取砂而自动下沉,装一节沉一节,直至装浇完预设的现浇沉井。只有在涌水涌砂的井段,才采取泵举取砂和螺杆顶推的综合沉井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1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蓄能地下水池的支撑构件
- 下一篇:一种抗拔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