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护耳耳塞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1315.5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霄飞;李璇;邱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1/08 | 分类号: | A61F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护耳 耳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健康护理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飞机起飞、降落过程中保护耳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乘坐飞机,飞机起飞或下降时,耳朵产生难受的感觉是普遍现象。乘坐飞机时感到耳内不适或疼痛,是中耳内外气压失去平衡引起的。有些飞行员和空姐患有“航空性中耳炎”,就是由于长期飞行造成的。人的中耳与外耳道之间由鼓膜封闭,中耳室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中耳室内空气的压力是通过咽鼓管和大气压力保持平衡的。因而咽鼓管本身并不十分通畅,平时只是潜在管道,当患上感冒、咽炎等疾患或鼻咽部有炎症水肿时,咽鼓管就更不通畅了。飞机上升时,周围大气压力随高度而降低,中耳内压相对较高,鼓膜向外耳道膨胀,因此会引起不适和疼痛,直到飞机在一定高度飞行,中耳内的气体通过咽鼓管排出一部分,中耳内压力与外界达到平衡后,不适感和疼痛才会消失。飞机降落时,内外压力又出现反向失衡,外面的压力高,中耳内的压力低,鼓膜被压向中耳,出现鼓膜凹陷,同样会引起不适感和疼痛,直到空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少许,内外压力达到平衡,症状才会消失。
为了减轻耳部的不适,通常采用做吞咽动作、运动软腭、运动下颌或捏鼻呼吸等动作,促使咽鼓管张开、畅通,尽快令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但是乘坐飞机,起飞降落时的超重失重,还是会给人带来恐惧的感觉,使人时常会忘记该做什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塞,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乘飞机时,将它塞在耳朵里,能有效地减轻耳部的不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它是一个中间粗,向两端逐渐变细的一个类似鼓型的结构。分成耳内部分、手柄部分、腔部,三个组成部分。它整体都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耳内部分沿鼓壁四周有四个圆环形凸出的部分,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手柄部分外圈有螺旋纹,用以增加抓握时的摩擦力。腔部是空气通过的腔道,在中间部分有一个多孔的致密结构,它可以阻断气流,缓解飞机起飞、降落时的耳道内外压力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耳塞内的特殊结构,起到阻断气流,缓解飞机起飞、降落时的耳道内外压力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多孔致密结构,2耳内部分,3腔部,4手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它是一个中间粗,向两端逐渐变细的一个类似鼓型的结构。分成耳内部分2、手柄部分4、腔部3,三个组成部分。它整体都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耳内部分沿鼓壁四周有四个圆环形凸出的部分,从内到外,依次增大。手柄部分外圈有螺旋纹,用以增加抓握时的摩擦力。腔部是空气通过的腔道,在中间部分有一个多孔的致密结构1,它可以阻断气流,缓解飞机起飞、降落时的耳道内外压力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1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下一篇:滑盖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