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1147.X | 申请日: | 201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F24H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集成 有热泵 热水器 一体化 灶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灶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集成灶,除了灶本身之外,大多集成有抽油烟机、消毒柜和储物柜等,这些集成在一起的抽油烟机、消毒柜和储物柜等都不能量与炉灶进行能量交换,炉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通常都白白的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和利用,而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生活热水,又使用大量一次能源进行加热,这些是地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利用炉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炉灶使用后炉灶内的余热对冷水进行加热,减少热泵加热冷水时消耗的能量,可节约能量,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包括灶体,灶体内设有热泵热水器用的压缩机和蒸发器,热泵热水器及集成灶共用一个风机。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蒸发器包括串联连接的A蒸发管和B蒸发管。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灶体内设有烟道,烟道口设有风机;灶体顶部设有灶口。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灶口为能封闭的灶口。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灶体内设有热交换室,热交换室经风门与灶口下方的炉腔相通。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风门的高度高于炉腔底部的高度。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热交换室设有进风口。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的A蒸发管安装在热交换室内,所述的B蒸发管安装在灶口下方的炉腔内。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A蒸发管上设有翅片。
前述灶体内集成有热泵热水器的一体化灶具中,所述灶口下方设有护板,所述的B蒸发管与护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热泵热水器的压缩机和蒸发装置集成与炉灶内,热泵热水器工作时可充分利用炉灶内的余热加热热水,大大提高了热泵热水器的能效比(COP)。以下是两种情况下的实验数据,所述的两种情况分别是:1、单独使用热泵热水器将8℃的冷水加热至55℃时测得的能效比(COP);2、在炉灶使用的同时,集成在炉灶内的热泵热水器将8℃的冷水加热至55℃时测得的能效比(COP);试验数据见表一。
由表一可见,将容量为0.01立方温度为8℃的水加热至55℃度,两种情况下热泵的能效比(COP)不同。现有技术热泵的能效比(COP)为2.77;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炉灶使用的同时,(表中的机组2),再用本实用新型集成的热泵将水温由8℃升至55℃;其能效比(COP)为5.83,比现有技术高3.06。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成倍的提高了热泵热水器的能效比(COP),用电量大大下降,节约了能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与炉灶共用一个风机,共用一个烟道。减少材料的重复应用,节约资源。共用烟道,减少外墙开孔,美化了厨房的整体装修效果。由于蒸发器采用了分段设置,一段设在热交换室内,另一段设在灶口下方的炉腔内,并且两段可单独使用。如果炉灶与热泵热水器同时工作时,可以只使用灶口下方炉腔内的B蒸发管。由于灶口下方温度高,B蒸发管已能够获得足够的蒸发温度,因此可以关闭A蒸发管所在的热交换室的风门,使油烟与热交换室隔离,油烟不会对热交换室和其中的A蒸发管造成污染。当不用炉灶,单独使用热泵热水器时,热交换室的风门和风机都是开启,风从热交换室下方的进风口进入,经炉腔、风机和烟道排出,由于热交换室在灶口之前,所以从灶口进来的油烟也不会对热交换室造成污染。同时热泵有一段B蒸发器(属于热水装置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安装于灶口下方,可直接接触获热,既利用了炉灶余热,也不怕油烟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灶体,2-压缩机,3-A蒸发管,4-B蒸发管,5-烟道,6-风机,7-灶口,8-热交换室,9-风门,10-炉腔,11-进风口,12-翅片,13-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11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