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型按键及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20334.6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2 | 分类号: | H01H3/12;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键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长型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适用于小型化键盘的长型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先前技术的长型按键1的正视剖面图,图2为先前技术的长型按键1的侧视剖面图。如图1与图2所示,长型按键1包含键帽10、底板12、升降支撑装置14以及连动件16。升降支撑装置14包含相互枢接的支撑件140、142。支撑件140、142分别连接于键帽10的卡槽100、滑槽102与底板12的卡槽120、滑槽122用以支撑键帽10。连动件16具有长轴部160以及二短轴部162。二短轴部162分别连接于长轴部160的二侧。长轴部160连接于键帽10的卡槽104。二短轴部162分别连接于底板12的滑槽124。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0时,键帽10即会伴随升降支撑装置14以及连动件16朝底板12的方向垂直移动。
然而,如图2所示,由于连动件16的长轴部160连接于键帽10的卡槽104,因此卡槽104需与卡槽100相互错开,且卡槽100较靠近键帽10的内侧。换言之,由于长轴部160的阻挡,卡槽100无法有效地外移。在长型按键1中,升降支撑装置14的尺寸便会受到限制,无法有效地加大。升降支撑装置14的尺寸愈小,支撑效果就愈不稳固,使得长型按键1不利于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长型按键,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长型按键包含键帽、底板、升降支撑装置以及连动件。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连动件具有长轴部以及二个短轴部。二个短轴部分别连接于长轴部的二侧。长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上。二个短轴部可转动地枢接于键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型按键,底板具有凹陷部,长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凹陷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型按键,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第一滑槽或该第一卡槽选择性地位于该凹陷部的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型按键,底板具有第二滑槽以及第二卡槽,该第二滑槽与该第一滑槽相对设置,该第二卡槽与该第一卡槽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型按键,升降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动部以及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型按键,底板具有至少一第三滑槽,键帽具有二个第三卡槽,长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三滑槽中,二个短轴部分别可转动地枢接于该二个第三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一种长型按键,长型按键的结构设计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长型按键是将连动件的二短轴部枢接于键帽,并且将长轴部设置于底板上。藉此,本实用新型的长型按键及键盘较有利于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长型按键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先前技术的长型按键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长型按键的立体图。
图5为图3中的长型按键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的键帽于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长型按键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的长型按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2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键盘2包含复数个长型按键3以及底板4。每一个长型按键3设置于底板4上,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于此实施例中,键盘2可为小型化键盘(slim keyboard),且长型按键3可为小型化按键,但不以此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0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