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降噪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19957.1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民;张少锋;张立鹏;吴燕萍;张延奎;何凯;王晓琪;莫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1/12 | 分类号: | B64C1/12;B64C1/3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23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降噪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减振降噪技术,涉及一种飞机减振降噪机构。
背景技术
飞机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振动和噪声,特别是螺旋桨飞机,机舱内部噪声水平较高,为保证机上乘员具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需要进行减振处理,降低机舱内的噪声水平。
现有技术为了降低机舱内噪声,普遍采用了板件隔声结构。即在蒙皮内部设置一层隔热层,并在机身框缘内设置卡斯特板,通过蒙皮隔热层和卡斯特板之间的空气层进行减振,以降低机舱内的噪声。
然而对于螺旋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低频噪声,由于低频噪声的穿透性较强,现有技术的蒙皮隔热层和卡斯特板以及之间的空气层难以有效地降低或消除低频噪声,从而难以给乘员提供一个舒适的飞行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机舱内的低频噪声,营造一个良好舒适人机工作环境的减振降噪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降噪机构,其包括飞机蒙皮、隔热层、吸声层、内装饰板及装饰板减振器,其中,隔热层设置在飞机蒙皮内表面,飞机蒙皮铆接固定在飞机框缘上,飞机框缘上固定有支架,该支架上设置有装饰板减振器,而且该装饰板减振器与内装饰板相连,所述吸声层设置在内装饰板上,其中,内装饰板与飞机蒙皮之间具有空气层,且内装饰板内设置有蜂窝芯结构。
所述内装饰板还包括设置在蜂窝芯两侧的玻璃布层以及设置在下玻璃布层外表面的装饰面层。
所述装饰减振器包括高阻尼硅橡胶材料减振器和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振降噪机构通过在飞机蒙皮和内装饰板之间具有隔热层、空气层和吸声层,特别是内装饰板内的蜂窝芯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和吸收低频噪声,因此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飞机舱内的平均噪音控制在90dBA以内,远低于现有技术机舱内104.4dBA。而且所述内装饰板和框缘之间铆接有支架和装饰板减振器,对二者间的振动进行减振缓冲,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减振降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飞机蒙皮1、隔热层2、空气层3、内装饰板4、装饰板减振器5、吸声层6、框缘7、支架8、玻璃布层9、蜂窝芯10、装饰面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减振降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降噪机构包括飞机蒙皮1、隔热层2、吸声层6、内装饰板4及装饰板减振器5。其中,隔热层2设置在飞机蒙皮1内表面,为无碱超细玻璃棉垫δ25,外包覆有652防火胶绸。飞机蒙皮1铆接固定在飞机框缘7上,框缘向机舱内延伸。飞机框缘7上铆接有铝合金支架8,该铝合金支架8上铆接有装饰板减振器5,同时内装饰板4与该装饰板减振器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装饰减振器5包括高阻尼硅橡胶材料减振器及其安装支架,所述高阻尼硅橡胶材料减振器为高阻尼硅橡胶材料,可降低共振频率,有较好的动态特性和隔振效率。
同时吸声层胶接在内装饰板上,所述吸声层为无碱超细玻璃棉垫δ25,外包覆有512防火胶绸,以降低噪声。其中,内装饰板4与飞机蒙皮1之间保留一定高度,使内装饰板4与机身蒙皮1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3,从而有利于机舱内的减振降噪。
请参阅图2,其是所述内装饰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饰板由玻璃布层9、装饰面层11和蜂窝芯10组成。其中玻璃布层分上下两层分别胶接在蜂窝芯10两侧,而装饰面层11胶接在下玻璃布层的外表面。
下面由表1给出了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部件。
表1减振降噪机构附件配套表
本实用新型减振降噪机构通过在飞机蒙皮和内装饰板之间具有隔热层、空气层和吸声层,特别是内装饰板内的蜂窝芯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和吸收低频噪声,因此具有良好的降噪效果,飞机舱内的平均噪音控制在90dBA以内,远低于现有技术机舱内104.4dBA。而且所述内装饰板和框缘之间铆接有支架和装饰板减振器5,对二者间的振动进行减振缓冲,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9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挂面包紧装置
- 下一篇:集成训练及运动状态检测的踝关节内外翻康复训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