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9878.0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屈芃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被动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坡面地质灾害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坡被动防护系统中的钢柱的组件。
背景技术
坡面地质灾害防护在遍布全国的公路、铁路、水电站、矿山、市政和景区等领域的边坡治理和防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国内过去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一些边坡防护问题,成为与喷锚、浆砌片石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并驾齐驱的边坡防治新手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柔性防护技术在防护实践中,防护系统在遇到崩裂、滑坡、泥石流和破坏性地质灾害时,防护系统往往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或部分构件损坏,其中,据工程实际经验,防护网系统常常由于钢柱受到弯扭、压弯破坏导致整个防护系统防护功能失效。,而更换一根钢柱花费极大,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钢柱,能有效解决钢丝绳对钢柱的传递力量过大而导致其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钢柱,包括矩形的柱体,所述柱体靠柱头位置及靠柱脚位置均开有可供钢丝绳穿过并且保证钢丝绳可以自由移动的喇叭形圆孔,柱体顶部焊接一根第一无缝钢管,在距柱顶封口板下方开孔对穿一根第二无缝钢管,两根无缝钢管平行设置且与柱体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第一无缝钢管长度200~300mm、直径D16~26mm;第二无缝钢管设在距柱顶下方150~200mm处,且长度200~300mm、直径D16~2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分离式防护系统的钢丝绳与钢柱的连接方式,抛弃了缠绕在柱体上的传统做法(该做法会导致钢丝绳传递很大了力量到钢柱上,容易造成钢柱被拉弯或者扭曲),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钢丝绳穿过钢柱顶部及底部开有的喇叭形圆孔,直接通过锚杆连接到基础,钢柱的做法使得钢丝绳可以自由伸缩,使得从钢丝绳传递到钢柱的力量降低到最小,降低了钢柱受钢丝绳拉力作用而发生破坏的几率,在柱头处焊接两钢管条以限制钢柱固定绳的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柱上部示意图。
图中:1、柱体;2、喇叭形圆孔;3、钢丝绳;4、第一无缝钢管;5、第二无缝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一种分离式被动防护系统钢柱,包括矩形的柱体1,所述柱体1靠柱头位置及靠柱脚位置均开有可供钢丝绳3穿过并且保证钢丝绳3可以自由移动的喇叭形圆孔2,柱体1顶部焊接一根第一无缝钢管4,在距柱顶封口板下方开孔对穿一根第二无缝钢管5,两根无缝钢管平行设置且与柱体1长度方向垂直。第一无缝钢管4长度200~300mm、直径D16~26mm;第二无缝钢管5设在距柱顶下方150~200mm处,且长度200~300mm、直径D16~26mm。
该分离式防护系统的钢丝绳3与钢柱的连接方式,抛弃了缠绕在柱体1上的传统做法(该做法会导致钢丝绳3传递很大了力量到钢柱上,容易造成钢柱被拉弯或者扭曲),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钢丝绳3穿过钢柱顶部及底部开有的喇叭形圆孔2,直接通过锚杆连接到基础,钢柱的做法使得钢丝绳3可以自由伸缩,使得从钢丝绳3传递到钢柱的力量降低到最小,降低了钢柱受钢丝绳3拉力作用而发生破坏的几率,在柱头处焊接两钢管条以限制钢柱固定绳的移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9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挖掘输送装载机
- 下一篇:基于工程应用的组合式中空塑料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