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洗醛水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19536.9 | 申请日: | 2010-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太敏;杨会桐;杨太勇;杨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7/038 | 分类号: | B01D17/038;B01D17/025;C07D307/4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2518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洗 水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糠醛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糠醛水洗生产方法中的水洗醛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糠醛生产过程中的粗醛(糠醛水解液经初馏塔蒸馏后冷凝得到粗醛)多用碱液去中和有机酸,然后再精制成糠醛产品。在加碱中和过程中,游离碱和糠醛会发生康式反应生成糠酸钠,同时碱和有机酸反应生成的化合物都会影响糠醛的精制率,造成糠醛的损失。利用水洗法代替加碱中和工艺可以提高精制率,提高糠醛得率。但是现行水洗工艺必须配有水洗后的水醛脱轻,否则将水醛直接打入初馏塔,水醛中的轻组份将在初馏塔中越聚越多难以排出,影响初馏塔的正常工作。公告号CN10169619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生产糠醛的技术方案,其中糠醛水解液经初馏后进入醛水分离器,在醛水分离器中进行醛分离,比重较大的粗糠醛进入水洗塔进行水洗,水洗塔上部流出的上层水相直接进入脱轻塔,水洗塔中的水的体积为粗糠醛体积的1.5倍。此技术方案中糠醛和水醛的分离效果较差,给后续水醛脱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水洗塔用水较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洗醛水分离装置,用于糠醛水洗生产工艺中,以提高糠醛蒸馏液中的糠醛的分离率,还可以对醛水分离后的水醛进行降温水洗,进一步洗出水醛中的糠醛,降低了水醛的糠醛含量,减少了回流进初馏塔的水醛中的糠醛浓度,降低了初馏塔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水洗醛水分离装置,包括上端面封闭、下端为进水口的圆柱形外筒、位于外筒中部的进液管和位于外筒上部的出液管,所述外筒内部固定安装有上端面封闭、下端开口的圆柱形中筒,所述中筒内部固定安装有上、下端面封闭的圆柱形内筒,所述内筒筒壁上分布有多个筛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内筒与中筒之间为第一沉降室,所述中筒与外筒之间为第二沉降室。
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内筒为切向连接。
在所述外筒内部、出液管位置处安装有环形溢流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高糠醛蒸馏液中的糠醛的分离率,又对水洗后的水醛进行二次充分分离,还对分离后的水醛进行降温水洗,避免了水醛带走部分糠醛的缺点,降低了水醛中糠醛含量,提高水洗效率为10%,减少水醛带走的糠醛5%。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水洗醛水分离装置,包括上端面封闭、下端为进水口11的圆柱形外筒1、位于外筒1中部的进液管12和位于外筒上部的出液管13,所述外筒1内部固定安装有上端面封闭、下端开口的圆柱形中筒2,所述中筒2内部固定安装有上、下端面封闭的圆柱形内筒3,所述内筒3筒壁上分布有多个筛孔31,所述进液管12与所述内筒3连接,所述内筒3与中筒2之间为第一沉降室21,所述中筒2与外筒1之间为第二沉降室22。
所述进液管12与所述内筒3为切向连接。
在所述外筒1内部、出液管13位置处安装有环形溢流堰4。
水洗醛水分离装置可安装在糠醛水洗生产中的水洗塔的顶部。
使用时,由外筒1下端的进水口11持续注入水,水自下向上行,糠醛水解液(含糠醛质量百分含量约为35%,水65%)经进液管12进入内筒3,由于进液管12与内筒3为切向连接,水解液进入内筒后产生一定压力而旋转,通过旋转的离心力使水解液分离析出糠醛,通过筛孔31进入第一沉降室21。在第一沉降室21沉降后,比重较大的粗醛(有机相)下沉,由进水口11流出,进入下一步工艺;水解液中比重较小的水相,与进水口11处进入的水充分混合接触,并被水流带入第二沉降室22,在第二沉降室22中经进一步沉降,析出水相中的部分粗醛,粗醛下沉由进水口11流出。水带着析出粗醛后的水解液,自下向上行,经环形溢流堰4,由出液管13流出。
所述水洗醛水分离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内筒3φ350mm×500mm,中筒2为φ500mm×700mm,外筒1为φ700mm×1000mm。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本实用新型思想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9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RHP的无人机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油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