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8785.6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柳丹;谭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丹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F26B23/10;F26B25/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抛光 干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辅助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陶瓷抛光砖600mmx600mm、800mmx800mm的生产过程中,有道工序是对陶瓷抛光砖坯体进行干燥,常见的干燥设备包括1~2层干燥器,干燥器热源通常采用窑炉烟气和窑炉余热相结合,并辅助以热风炉或者燃烧器对砖坯进行干燥,但现有的干燥窑设计不合理,同时由于烟气利用不充分,造成干燥器热量不够,升温、调温困难,难以达到稳产、提产的目的,且会造成干燥器腐蚀严重,干燥器冒烟等状况,大大影响到车间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结构合理、能耗低、具有节能减排、环保、余热利用率高的辊道干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抛光砖的辊道干燥设备,它包括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至少有一层辊道干燥通道,干燥通道的辊下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分风器,分风器通过分风阀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供热主管连通,供热主管与窑炉引风管、抽热风机连通,干燥通道的辊上左、右对称的均匀分布有多处排湿口,排湿口通过调节阀与连通管一端相连接,连通管另一端与排湿主管连通,排湿主管与排湿风机连通,排湿风机出口处设有排湿烟囱。
所述干燥器内的辊道干燥通道为两层。
所述的供热主管位于干燥器的顶部中央。
所述的连通管为两条,对称布置在干燥器两侧,并与排湿主管相连接。
所述分风器的进风口通过主分风导流片分隔为四个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风通道,独立分风通道再通过独立导流片均匀分隔为四道散风通道,散风通道出口处通过隔板分隔为两道出风口。
所述排湿风机的出口角度为120~135°。
所述抽热风机的出口为角度为170~180°。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热风通过供热主管进入连通管,再经过分风阀,由分风器对设备内的砖坯进行干燥,使砖坯与热风进行热交换,蒸发出坯体内的自由水。供热主管设计在干燥器的顶部中央,使干燥器左右两面的热风压力和流量尽量一致,从而保证干燥器断面温度一致。热交换后的潮湿低温气体通过排湿口,再经过排湿管,由安装于窑顶的排湿主管排出设备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湿风机的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抽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排湿系统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丹,未经柳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器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品制备用的沸腾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