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翅式油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8082.3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红;章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方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地址: | 21409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翅式油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一种作为油冷却器的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翅式换热器因其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制造方便等优点,现在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主要的制造材料优选为铝合金,但是,目前用作油冷却器的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还无法满足在120摄氏度以上的工况下长期运行。原因是,油冷却器在使用时,由于温度较高,热膨胀量较大,容易在铝制板翅式芯体端部及角部有应力集中现象,致使该部位隔板与短封条处钎焊缝撕裂、隔板开裂的现象发生,导致换热器的泄露,严重影响油换热器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能在高温下使用的性能可靠的板翅式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铝制板翅式芯子,焊接在芯子上的上、下端的封头腔体,以及焊接在封头腔体上的接口。铝制板翅式芯子主要由隔板、内外侧翅片、内外侧封条、以及两边的侧板组成。在每两隔板间放置内侧翅片与内侧封条,组成一夹层,成为内通道,在每两隔板间放置外侧翅片与外侧封条,组成另一夹层,成为外通道。两边放置侧板,内外通道交叉分层放置夹装。其特征在于:铝制板翅式芯子外侧封条采用有凹槽的结构,该芯子的靠外的两侧连续布置两个外通道。
所述的外侧封条的凹槽的平面形状,优选是:内凹一个凹坑,中间再往里凹入,逐步收底呈梯形,在底部设置一个大于底部两侧距离的圆形,圆形与梯形连接设置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油冷却器能有效的缓解端部外侧封条与隔板间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缓解角部因高温而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避免内侧通道的端部隔板的开裂与钎焊缝的撕裂,防止内通道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板翅式油冷却器的结构图。
图2,铝制板翅式芯子的结构。
图3,图1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外侧封条13的优选形状平面图。
图中,1——铝制板翅式芯子,2——封头腔体,3、4——接口,5——外通道,11——内侧封条, 12——内侧翅片,13——外侧封条,14——外侧翅片,15——隔板,16——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板翅式油冷却器是一种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具有铝制板翅式芯子1,焊接在该芯子1上的上、下端的封头腔体2,以及焊接在封头腔体2上的接口3、4,一个进口,一个出口。
铝制板翅式芯子1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主要由隔板15、内侧翅片12、外侧翅片14、内侧封条11、外侧封条13以及两边的侧板16组成。在每两个隔板15间放置内侧翅片12与内侧封条11,构成一夹层:内通道;在每两隔板间放置外侧翅片14与外侧封条11,组成另一夹层:外通道5;内、外通道交叉分层放置夹装,真空钎焊后成板翅式芯子1,两边放置侧板。
特别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铝制板翅式芯子1靠外的两侧连续布置两个外通道5。
铝制板翅式芯子外侧封条采用有凹槽的结构。
图4是外侧封条13的凹槽的优选例,平面形状是:内凹一个凹坑,中间再继续往里凹入,逐步收底呈梯形,在底部设置一个大于底部两侧距离的圆形,圆形与梯形连接设置倒角。视觉上呈倒置的喇叭圆底喇叭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唯一实现方式,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方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方盛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冷器管箱密封装置
- 下一篇:阳极保护立式管壳式酸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