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18037.8 | 申请日: | 2010-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学金 |
| 主分类号: | A61H33/00 | 分类号: | A61H33/00;A61H35/00;A47K3/02;A47K3/022;A61H39/04;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装置 磁力 驱动 按摩 | ||
1.一种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它包括按摩器(14)以及驱动按摩器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以及位于电机与按摩器之间的磁力驱动器,所述的磁力驱动器由两块互不相连的、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空间内的、分别设有磁性材料(22)的磁力板(12)、(13)构成,其中第一磁力板(12)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并由电机驱动,第二磁力板(13)的一端与按摩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座(15)、定位传动条(17)和固定在行走座上的变速装置(16),所述的电机也固定在行走座上,变速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变速装置还与定位传动条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力板和第二磁力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N极和S极交替分布的磁性材料,且两块磁力板上的N极和S极相互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力板为圆形,所述的磁性材料环绕磁力板的圆心呈现N极和S极交替排列的方式、环状分布于磁力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盆体,所述的盆体包括内盆和外盆,所述的按摩装置安装在内盆中,所述的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安装于内盆外、外盆中,由内盆外和外盆内构成封闭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座上设有能够在由内盆外和外盆内构成封闭的空间内移动的导向装置,定位传动条固定在盆体由内盆外和外盆内构成封闭的空间内、内盆或外盆的侧壁面上,在电机的输出轴侧壁上设有螺旋齿,所述的螺旋齿与变速装置(4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装置包括行走座以及固定在行走座的一个带涡轮的一级齿轮和若干依次连接的二级齿轮42,其中一个二级齿轮与一级齿轮啮合;带涡轮的一级齿轮中,一级齿轮与涡轮同轴组合,且一级齿轮的直径小于涡轮,一级齿轮与与其连接的二级齿轮中的大齿轮啮合,该二级齿轮中的小齿轮与下一个二级齿轮中的大齿轮啮合,其他二级齿轮按上述规律啮合组成形成变速装置,涡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螺旋齿啮合,最末端的二级齿轮的小齿轮与定位传动条接合;带涡轮的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通过相应的齿轮轴固定在行走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圈(51)和导向杆(52),导向圈固定在行走座上,导向杆固定在盆体壁面上,导向杆穿过导向圈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动条为金属条状结构,条状结构上分布有依次排列的齿孔(81),最末端的二级齿轮的小齿轮与定位传动条的齿孔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行走装置的磁力驱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按摩器包括按摩轴以及设置在按摩轴(61)上的按摩器械(62),第二磁力板固定在按摩轴的一端,按摩轴上的两端设有与按摩轴固定的导向轮(71),在内盆中,还有用于导向轮运动的导向槽(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学金,未经林学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80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铃薯中耕种植机
- 下一篇:用于抑制持久总是开启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