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缓冲大扭矩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7746.4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6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意立 |
主分类号: | F16D3/52 | 分类号: | F16D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扭矩 联轴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机械产品——联轴器,特别涉及其中的一种缓冲效果好、传递扭矩大的带缓冲大扭矩联轴器。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各式联轴器中,刚性联轴器(例如:凸缘联轴器外GB/T5843-2003)因不具备缓冲功能,只能应用于静止启动,而不能适应频繁启动场合。在所有带缓冲功能的挠性联轴器中,例如:弹性圆套柱销联轴器(GB/T4323-2002)、弹性块联轴器(JB/T9148-1999)以及新型梅花联轴器(GB/T5843-2003)等,其缓冲部件材质都是非金属材料,橡胶或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容易老化且传递扭矩有限,无法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曾经想用圆柱形弹簧来缓冲,又因缺乏稳定性而无法普及;一直未能有两全其美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传递扭矩大的带缓冲大扭矩联轴器。本实用新型由全金属联轴器主动瓣1、宝塔形弹簧2、联轴器被动瓣3等所组成,采用宝塔形弹簧作为缓冲件,既具备挠性联轴器调心稳定性,又能耐高温抗老化,传递扭矩能力等同于刚性联轴器。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克服现有技术的局限:使得本实用新型达到既具备缓冲功能,可以适应频繁启动场合又能具备类似刚性联轴器强度传递大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缓冲大扭矩联轴器,包括联轴器主动瓣1、宝塔形弹簧2、联轴器被动瓣3等所组成,其特别之处在于:联轴器主动瓣1的扭矩传递爪与联轴器被动瓣3的扭矩接力爪之间有宝塔形弹簧2,宝塔形弹簧2起缓冲和传递扭矩的双重作用,还具备自身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完善:该宝塔形弹簧2最大舒张高度等于或略大于联轴器主动瓣1的扭矩传递爪与联轴器被动瓣3的扭矩接力爪之间的等分间距,最小压缩高度为宝塔形弹簧2自身钢丝直径。做到了任何工况不会晃荡又能最大限度传递扭矩;
作为进一步完善:联轴器主动瓣1上每个扭矩传递爪外缘上有对称的凸台1-1,刚好卡紧宝塔形弹簧2的外园,方便组装。
作为进一步完善:联轴器被动瓣3的每两个扭矩接力爪之间有外边缘3-1,确保宝塔形弹簧2意外断裂时也不会飞溅出去。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做到了既具备缓冲功能又能传递大功率,而且全金属抗老化,使用寿命长,运行安全可靠,容易制造,市场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对结合后等待传递扭矩时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对结合后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对结合后主动瓣1做逆时针旋转时的径向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对结合后主动瓣1做顺时针旋转时的径向剖视图;
图中:
1是联轴器主动瓣,采用三个以上传递抓,内孔一般开键槽联接电动机等原动力;
1-1是主动瓣凸台,在联轴器主动瓣1上每个扭矩传递爪外缘上对称布置,刚好卡紧宝塔形弹簧2的外园,方便组装;
2是宝塔形弹簧,起缓冲和传递扭矩的双重作用,还具备自身稳定性;
3是联轴器被动瓣,相应地采用三个以上接力抓,内孔一般开键槽联接工作机器等次动力;
3-1是被动瓣外边缘,连接着联轴器被动瓣3的每两个扭矩接力爪之间,确保宝塔形弹簧2意外断裂时也不会飞溅出去。
具体实施方式
组装时,将宝塔形弹簧2逐个先卡进联轴器主动瓣1的主动瓣凸台1-1中固定好,在将联轴器主动瓣1连同宝塔形弹簧2一起装入联轴器被动瓣3中,检查所有宝塔形弹簧2都被被动瓣外边缘3-1所包容。开机驱动联轴器主动瓣1后,联轴器主动瓣1中的每个扭矩传递爪同步压扁一侧的半数宝塔形弹簧2后,缓冲驱动联轴器被动瓣3中的每一个扭矩接力爪,实现联轴器被动瓣3旋转。正反转联轴器主动瓣1则联轴器被动瓣也正反转,原理相同。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意立,未经张意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7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平面的自动弯管设备
- 下一篇:利用数控折弯机压制护舷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