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平开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6608.4 | 申请日: | 201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包毅;石民祥;谭国湘;熊建福;杜万明;杨惠玉;陈国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中南玻璃有限公司;广州汉狮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熟欧泰克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3/36 | 分类号: | E06B3/36;E06B3/263;E06B7/23;E06B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51803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开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具体涉及铝合金平开窗。
背景技术
铝合金平开窗的优点是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的商住楼、写字楼、高档住宅等中高档建筑。铝合金平开窗的密封性能取决于开启部位的密封效果,现有的铝合金平开窗虽然在抗风压性、水密性、气密性方面较铝合金推拉窗有显著的提高,但是,总体上讲还无法满足用户的更高要求,主要问题在于:
1、活动扇与窗框之间为单腔二道密封结构,密封层次少、能力差,很难形成等压防水原理所需的等压腔,达不到高防水性能的要求。
2、单腔构造窗的挡水缘高度较低,在较高的风压作用下,雨水很容易越过窗框内侧造成严重的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铝合金平开窗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平开窗,包括窗框和与窗框相适配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包括内、外窗框,二者通过第一隔热条连接,所述活动窗扇包括内、外扇梃,二者通过第二隔热条连接,外窗框和外扇梃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内窗框通过活动转换框与内扇梃连接,内扇梃室内侧与活动转换框之间设有第二、第三密封胶条,第二密封胶条位于第一、第三密封胶条之间且位于第三密封胶条的侧下方、第一密封胶条的侧上方;内扇梃、第一密封胶条、内窗框以及第二密封胶条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形成第一密封腔;内扇梃、第三密封胶条、活动转换框、内窗框以及第二密封胶条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形成第二密封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扇梃室内侧的底边向室外侧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侧壁和顶壁上分别设有第二、第三密封胶条安装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凹陷部的顶壁下表面上设有一向下伸出的支臂,所述凹陷部的侧壁上以及所述支臂朝向室内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第三密封胶条安装槽。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臂通过水平连接臂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转换框朝向室内侧的侧壁向上垂直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朝向室外侧的侧面与第三密封胶条相抵。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延伸部朝向室内侧的侧面与所述内扇梃朝向室内侧的外侧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由室外向室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密封胶条与内窗框、活动转换框和内扇梃配合形成三道密封以及第一、第二两个密封腔,通过三道密封的作用,极为有效地减少了空气的渗漏,并且使两个密封腔形成了能满足等压防水原理所需要的等压腔,达到了高水密性能的设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平开窗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铝合金平开窗的活动窗扇的第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铝合金平开窗的窗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铝合金平开窗的活动转换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铝合金平开窗的活动窗扇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铝合金平开窗的活动窗扇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平开窗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平开窗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该剖面图显示了窗框与活动窗扇之间的密封结构,图2所示的密封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合金平开窗包括窗框1和与窗框1相适配的活动窗扇2。
窗框1包括内、外窗框11、12,二者通过第一隔热条13连接(参见图4),活动窗扇2包括内、外扇梃21、22,二者通过第二隔热条23连接(参见图3),如图2所示,外窗框12和外扇梃2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条3,内窗框11通过活动转换框4与内扇梃21连接,活动转换框4的结构如图5所示。
再参见图3,内扇梃21的室内侧的底边向室外侧凹陷形成凹陷部211,所述凹陷部的顶壁212的下表面上设有一向下伸出的支臂213,凹陷部的侧壁214上以及支臂213朝向室内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第三密封胶条安装槽215、216,支臂213通过水平连接臂217连接到凹陷部的侧壁214上形成框架结构,用于提高支臂213的刚度。第二、第三密封胶条5、6分别卡装在第二、第三密封胶条安装槽215、216内(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中南玻璃有限公司;广州汉狮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熟欧泰克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州市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中南玻璃有限公司;广州汉狮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熟欧泰克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广东豪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6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