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刮刀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6111.2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炜;王荣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允昌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42 | 分类号: | B41F15/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刮刀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的刮刀组合件,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回收旧油墨和补充新油墨的刮刀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丝网印刷机,其刮刀是由一回墨刀与一刮胶所构成,其运作的方式是将油墨倒在网版上后,回墨刀下降与网版接触并沿单一方向将油墨涂抹均匀,到达行程的末端时,回墨刀升起,刮胶下降并沿相反方向运动并挤压已被涂抹均匀的油墨通过网版上的丝网开孔,而落到承印物的表面。在短时间内无需另行添加油墨,回墨刀与刮胶的升降与往覆运动就可产出许多印刷品。
然而,在这种设计下,网版上油墨少部分通过网孔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但多余的油墨在网版上往覆运动,在长时间高速印刷的情况下,残余的油墨会因刮胶与网版摩擦所产生的热量而升温,有可能导致油墨变质,油墨的溶剂更易挥发而变稠,更糟糕的是若油墨中含有固态的颗粒,如银粉、珍珠粉等,会因为固态颗粒的消耗而导致印刷效果的变差。过去解决的方式是根据印刷品的效果及丝网印刷机操作人员的经验停机来增添新油墨或将旧油墨回收,但效果不好,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会造成印刷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回收旧油墨和补充新油墨的刮刀组件,本实用新型无需依赖丝网印刷机操作人员手动对网版上的油墨进行添加新油墨或移除旧油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刀组件,包括可升降的补充新油墨回墨刀、可升降的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刮胶和油墨存放筒,所述补充新油墨回墨刀通过油墨管与油墨存放筒里的油墨连接,所述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通过吸墨管与油墨存放筒里的油墨连接。
所述的补充新油墨回墨刀包括中空腔髓、与中空腔髓连接的气管和油墨管,所述中空腔髓外表面设有喷油墨孔。
所述的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包括中间滑杆,中间滑杆的中部连接有轴承,中间滑杆左端与左滑杆一端连接,中间滑杆右端与右滑杆中部连接;左滑杆另一端和右滑杆的一端分别与回收旧油墨刮刀连接,回收旧油墨刮刀与吸墨管一端接触。。
所述的油墨管、气管和吸墨管分别安装有可开关阀门。
所述的油墨存放筒中设有油墨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其它部件,比如吸油墨泵,吸油墨泵可以将旧油墨回收到油墨盛放桶中,还能让新油墨进入补充新油墨回墨刀的中空腔髓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刀组件在使用时,在丝网印刷机主面板上安装计数开关,所述的补充新油墨回墨刀、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和计数开关都与主控制线路板相连。印刷前可依据实际需要在此开关上设定刮胶走了多少次行程后,主控制线路板会让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下降来回收网板上的旧油墨,同时在后续回墨行程时,补充新油墨回墨刀会喷墨以补充新油墨到网板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刮刀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1)计数开关可让使用者视实际状况自由选定旧油墨回收和补充新油墨的频率,如果油墨随着印刷过程的进行仍然保持稳定,可降低其频率以提高效率;若油墨发生变异,则可提高频率来适时更换新油墨,保持印刷的稳定性;
2)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负责回收旧油墨,补充新油墨回墨刀负责补充新油墨,只要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有动作,补充新油墨回墨刀就会连动喷洒新油墨;一旦设定完成后,这些都是自动化作业而无需再像过去必须由人工进行移除、添加油墨的动作;
3)油墨存放筒中的搅拌器可将被回收的旧油墨与新油墨重新混合再利用,充分利用每一滴的油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刮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补充新油墨回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刮刀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刮刀组件,包括补充新油墨回墨刀1、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2、刮胶和油墨存放筒15,补充新油墨回墨刀1通过油墨管5与油墨存放筒15里的油墨连接,回收旧油墨刮刀装置2通过吸墨管16与油墨存放筒15里的油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允昌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允昌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6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