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端直接成型的钢管承插式管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15835.5 | 申请日: | 2010-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沈之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之基 |
| 主分类号: | F16L21/03 | 分类号: | F16L2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直 成型 钢管 承插式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钢管及其连接,特别是关于输水的钢管及其连接。 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各种埋设钢管普遍采用现场对接焊接的方法进行连接。这种现场焊接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常管子焊接是在沟槽中进行,钢管底部的焊缝由于加工位置所限,焊接操作难度大,费工时多,焊接质量也常常受影响;特别是输水钢管,因口径较大管壁相对较薄,相邻二个管子的对中、对准就更不容易,结果现场焊缝质量常常成为管线的隐患所在,当有不均匀沉降发生,这些现场焊缝就可以开裂,国内已有多起大口径输水钢管线投产后因现场焊缝开裂而全线停役.
近年来多种不用在现场焊接的钢管连接方法提出,专利98223747.2 大直径钢管和其承插式管接头 就是一种;这个专利需要预制管接头,再在工厂里将管接头焊接在钢管端部;管接头还要事先切削加工,实施难度较大.
在此处键入技术领域描述段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对专利98223747.2的提升,不需要将预制管接头焊接在管端部,也不需要切削加工,它是用辗轧、挤压等有较高效率的、不损耗材料的方法,直接在管端部形成承插式管接头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采用辗轧、挤压等有较高效率的、不损耗材料的方法,在钢管端部直接成型承插式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式接头的承口和插口都是在钢管端部直接成型的;在承插口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受压缩的橡胶密封圈。
所述承插式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承插式接头的承口或插口上,采用辗轧、挤压方法或者用焊接钢筋的方法,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形沟槽,橡胶密封圈放置在环形沟槽内。
所述承插式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承插式接头的密封圈在接头连接时,位置比较稳定,不会发生滚动,只是同承口或插口作相对滑动。
所述承插式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承插式接头的承口最外端向外张开,呈喇叭口,承插口就具有自对中特性,插口能方便地插入承口。
四.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
五.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含承口1和插口2,承口和插口都是用辗轧、挤压等方法在钢管端部直接成型、定型的。承口1上有一个或多个环形沟槽4,沟槽4它也是用辗轧、挤压等方法成型的,橡胶密封圈3就放在沟槽4中。承口最外端向外张开,呈喇叭口5,它是在辗轧、挤压等方法成型承口时同时完成的。当插口推入承口时,插口压缩密封圈并滑过橡胶密封圈,连接、密封就完成。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如图2所示:它包含承口1和插口2. 承口和插口都是用辗轧、挤压等方法在钢管端部直接成型、定型的。插口2上有一个或多个环形沟槽4,沟槽4它也是用辗轧、挤压等方法成型的,橡胶密封圈3就放在沟槽4中。承口最外端向外张开,呈喇叭口5,它是在辗轧、挤压等方法成型承口时同时完成的。当插口推入承口时,插口压缩密封圈并滑过橡胶密封圈,连接、密封就完成。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如图所示:它包含承口1和插口2. 承口和插口都是用辗轧、挤压等方法在钢管端部直接成型、定型的。承口1上有一个或多个环形沟槽4,沟槽4用焊接上钢筋6的方法形成,橡胶密封圈3就放在沟槽4中。承口最外端向外张开,呈喇叭口5,它是在辗轧、挤压等方法成型承口时同时完成的。当插口推入承口时,插口压缩密封圈并滑过橡胶密封圈,连接、密封就完成。
钢管端部直接成型承插式接头制作成本低,现场施工方便,不仅适用埋设输水钢管线,也适用工厂、矿山的生产用水管线,多个密封圈的接头也可适用中低压油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之基,未经沈之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