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15624.1 | 申请日: | 2010-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修广;张宏博;管延华;马正;庄培芝;窦志刚;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H02J7/00;H02N6/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站仪 野外 保护 系统 | ||
1. 一种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房,监测房内设有全站仪、报警装置和蓄电池及控制器,全站仪外部设有能够自动开启的保护盒,监测房外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避雷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及控制器相连,蓄电池和控制器分别与全站仪、报警装置和保护盒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房包括上下两层楼房,一楼由若干根钢筋混凝土立柱组成,且一楼周围建造防护网,网上使用镀锌刺绳;二楼内设有全站仪、报警装置、保护盒和蓄电池及控制器,二楼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避雷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包括一侧铰接的上、下两个半盒体,铰接的两个半盒体一侧分别设有凸耳,两凸耳之间通过电动缸相连,电动缸与蓄电池及控制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装置包括设置于监测房顶部的杆塔和设置于杆塔顶部的避雷针,避雷针通过引下线与埋设与地下的地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仪野外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安设于全站仪工作台周围的红外线电话报警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上报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传输切换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