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夹伤的旋转底座及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15334.7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彬;马丙林;全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巨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20;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肖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夹伤 旋转 底座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底座,尤其涉及显示器底座中的一种防夹伤的旋转底座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可以分为CRT、LCD等多种。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为了配合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角度调整,通常需要将显示器的底座设计为旋转底座,如图8所示,该旋转底座包括支撑显示器的旋转立柱和底板,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底板设有一直角凹槽,所述旋转立柱设置在所述直角凹槽内,使用者在调整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底板的角度时,即调整显示器的角度时,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直角凹槽之间会存在缝隙,所述缝隙的大小会随着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直角凹槽之间夹角的变化而变化,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使用者一不小心,手指就容易被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直角凹槽之间的缝隙所夹伤,因此,现有的旋转底座是有安全隐患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使用者被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直角凹槽所夹伤,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夹伤的旋转底座及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夹伤的旋转底座,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铰接的旋转立柱,所述底板设有凹槽,所述旋转立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两侧设有与所述旋转立柱的旋转轨迹相适配的圆弧面。
所述旋转立柱包括前后设置的侧板,前后设置的二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圆弧面相抵接。
所述旋转立柱包括前后设置的侧板,前后设置的二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圆弧面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面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底板的旋转轴相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内设有限制所述旋转立柱旋转角度的角度止位挡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内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设有第一铰接支架,所述旋转立柱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二铰接支架,所述第一铰接支架与所述第二铰接支架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止位挡缘为所述铰接座的一侧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夹伤的旋转底座和显示器本体,所述显示器本体设置在所述旋转底座的旋转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采用具有圆弧面的凹槽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直角凹槽,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具有圆弧面的凹槽与旋转立柱之间不存在缝隙,因此,可避免使用者被所述旋转立柱与所述直角凹槽夹伤,消除了旋转底座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夹伤的旋转底座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A-A;
图3是图2的旋转立柱与底板夹角为90度时(即旋转立柱处于垂直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B;
图4是图2的旋转立柱与底板夹角为105度时(即旋转立柱处于后仰15度时)的局部放大图B;
图5是图2的旋转立柱与底板夹角为85度时(即旋转立柱处于前倾5度时)的局部放大图B;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夹伤的旋转底座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8中的附图标号为:底板1;凹槽11;铰接座12;角度止位挡缘13;直角凹槽110;旋转立柱2;侧板21;显示器本体3。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防夹伤的旋转底座,包括底板1和与所述底板1铰接的旋转立柱2,所述底板1设有凹槽,所述旋转立柱2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两侧设有与所述旋转立柱2的旋转轨迹相适配的圆弧面11,即所述凹槽为圆弧凹槽,所述圆弧面11为圆柱弧面。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旋转立柱2包括前后设置的侧板21,前后设置的二个所述侧板21分别与所述圆弧面11相抵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旋转立柱2包括前后设置的侧板21,前后设置的二个所述侧板21分别与所述圆弧面11相切。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圆弧面11的旋转轴与所述旋转立柱2与所述底板1的旋转轴相重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凹槽内设有限制所述旋转立柱2旋转角度的角度止位挡缘13。
如图6所示,所述凹槽内设有铰接座12,所述铰接座12上设有第一铰接支架,所述旋转立柱2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二铰接支架,所述第一铰接支架与所述第二铰接支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巨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巨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