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四路分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5111.0 | 申请日: | 201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山;雷剑波;刘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B23K26/3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四路 分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熔覆(激光再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四路分粉器。
背景技术
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过程中,送粉器按照工艺要求均匀、连续地输送粉末,粉末通过分粉器送到同轴送粉头,再通过送粉嘴到达工件表面,在激光照射下形成熔池。同轴送粉激光熔覆过程是熔池与工件的相对运动过程。现有分粉器(四路)均匀分粉,经同轴送粉嘴送入激光熔池,粉末在熔池内呈相对均匀分布状态,因为沿熔池运动方向靠近熔池前缘的粉末比后缘及左右两侧的粉末受激光作用的时间长,熔化充分,而其它处的粉末往往熔化不充分,有余粉浮在熔覆层和工件表面,影响熔覆层质量并浪费粉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四路分粉器。该分粉器与同轴送粉头配合使用,利用调节导向板及分粉器上体与主体的对接位置,改变粉末在熔池内的分布,具有结构简单,送粉均匀,粉末利用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调四路分粉器,其特征在于该分粉器主要由上体、导向板、旋转轴、分流锥和主体组成;上体为圆筒罩形,顶端开有进粉孔,上体的底端面与主体的上端面同轴配装;分流锥有4个凹形锥面,配装在主体的上部,与主体由中心螺栓连接,并装入上体内;导向板为薄金属片,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水平安装在上体的进粉孔与分流锥之间;所述主体是圆柱体,均布有4个轴向的出粉孔,出粉孔的形状呈漏斗形;主体的轴线与分流锥的轴线重合,分流锥的4个凹形锥面分别与主体的4个出粉孔的漏斗形上端边缘平滑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调四路分粉器利用调节导向板及上体与主体的配装位置,改变粉末在熔池内的分布状态,因而提高了熔覆层质量和粉末利用率,并具有结构简单,送粉均匀,方便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四路分粉器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四路分粉器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四路分粉器一种实施例的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其中,图3a是一种主体与上体配装方式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b是另一种主体与上体配装方式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四路分粉器一种实施例的分流锥形状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可调四路分粉器(简称分粉器,参见图1-4),其特征在于该分粉器主要由上体1、导向板2、旋转轴3、分流锥4和主体5组成;上体1为圆筒罩形,顶端开有进粉孔8,上体1的底端面与主体5的上端面同心配装;分流锥4有4个凹形锥面10,配装在主体5的上部,与主体5由中心螺栓7连接,并装入上体1内;导向板2为薄金属片,导向板2固定在旋转轴3上,并可随旋转轴3转动,旋转轴3水平安装在上体1的进粉孔8与分流锥4之间;所述主体5是圆柱体,均布有4个轴向的出粉孔9,出粉孔9呈漏斗形;主体5的轴线与分流锥4的轴线重合,分流锥4的4个凹形锥面10分别与主体5的4个出粉孔9的漏斗形上端边缘平滑对接。
本实用新型分粉器的进一步特征是,所述上体1与主体5的同轴配装由4个均布的螺栓6完成,同心配装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出粉孔9“十字形”配装,即出粉孔9的中心均布在“十字形”的四个端点处(参见图3a);另一种是出粉孔9“方形”配装,即出粉孔9的中心均布在“方形”的四个顶点处(参见图3b)。
本实用新型分粉器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送粉器输出的粉末经送粉管进入分粉器的进粉孔8,分粉器的分流锥4将粉末流分为四路,分别沿4个凹形锥面10流向分粉器主体5的四个出粉孔9送入同轴送粉头的四个进粉口,然后同轴送粉头将粉末流聚集后经粉嘴送出,完成送粉过程。本实用新型分粉器进粉孔8与分流锥4之间的导向板2可随旋转轴2旋转,旋转角可调范围为±45°。旋转角可通过转动旋转轴2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5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丝面板用的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和护风罩连接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