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回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4849.5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唐道轲;张龙爱;徐萃端;陈培生;陈锡保;周胡根;吴海钦;杨洋;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部分 回收 风冷 机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尤其是一种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热回收器采用卧式壳管冷凝器,排气先通过部分热回收器,再进入翅片,热回收器位置低于翅片。当水温较高时,热回收器换热量不大,热回收器出口的冷媒干度高,流速高,润滑油可以顺利带走;当水温很低时,热回收器换热效果非常好,出口的冷媒基本都是液体,润滑油可以溶解在冷媒中,并顺利带走;但是,当水温介于其中,热回收器换热较好时,热回收器出口冷媒是气液两相,此时回油困难。众所周知,回油对于压缩机作用非常重要,如果缺油压缩机将无法运转。为了解决回油困难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有些冷凝器具有回油设计,但它们的回油设计实际是部分地将油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因此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热回收风冷机组的热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回油装置,包括热回收器及连接在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低压管,所述热回收器为卧式壳管冷凝器,在该热回收器的壳管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还包括回油管路,该回油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连通,第二端与所述低压管连通。
由于回油管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压差大,因此,回油管路中冷媒的流速高,润滑油可以被顺利带走,避免了热回收器底部积油,保证了机组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所述回油管路中串接有过滤器,以防止热回收器中的杂质进入低压侧而吸入压缩机。
优选地,在所述回油管路中串接有截止阀,以方便维修和维护,而且可对回油管路对开度进行调节。
优选地,在所述回油管路中串接有视液镜,以方便观察回油情况。
优选地,所述冷媒出口设在所述壳管的底部。由于润滑油一般积在壳管底部,回油管从热回收器的底部引出保证了回油的可靠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回油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无需更改壳管结构,增加的成本极小。
(2)本实用新型的回油装置能保证热回收器换热量大而不影响机组的可靠性,平均热回收量达到30%。
(3)本实用新型的回油装置能保证回油管冷量损失非常小,对机组的能力和能效影响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回收器、1a-冷媒进口、2-热回收器出管、3-低压管、4-回油管路、5-过滤器、6-截止阀、7-视液镜、8-固定支架、10-蒸发器、11-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回油装置包括热回收器1及连接在压缩机和蒸发器10之间的低压管3,其中热回收器1为卧式壳管冷凝器,在该热回收器1的壳管上设有冷媒进口1a和冷媒出口。优选地,冷媒出口设在壳管的最底部,该冷媒出口与热回收器出管2的下端连通。回油管路4的第一端连接在热回收器出管2的下端,另一端连接在蒸发器10和压缩机之间的低压管3上。由于回油管路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压差大,因此,回油管路4内的冷媒流速高,润滑油可以被顺利带走,避免了热回收器1底部积油,保证了机组的可靠性。优选地,在回油管路4中串接有过滤器5、截止阀6和视液镜7,过滤器5用于防止热回收器1中的杂质进入低压管3而吸入压缩机;截止阀6的作用在于方便维修和维护,而且可对回油管路4的开度进行调节;视液镜7可以方便观察回油情况。过滤器5和截止阀6经固定支架8与底盘连接。
从图2可以看出,热回收器1和蒸发器10并排地安装在部分热回收风冷机组的底部,其位置低于翅片冷凝器1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4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