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终端的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4675.2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植;郑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光军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终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尤其涉及便携式终端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式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PDA、MP3、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这些便携式终端中,蜂窝式电话和智能电话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并且不仅具备单纯的语音通话和收发短信的功能,而且还具备视频通话、游戏、观看付费电影及电视等功能。
随着便携式终端的广泛普及,便携式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随身携带的频率和时间也愈趋增加。因此,人们对便携式终端的防水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这种便携式终端配备有提供电力的电池,而这种电池往往都是可以装卸的,因此为了装卸这种电池,需要设置锁紧装置。据此,根据这种锁紧装置的滑动或者旋转来锁紧电池盖或者对其解锁,以装卸电池。
然而,如果锁紧装置上存在容易进水的孔或者缝隙,则便携式终端的防水性能就会大大降低。因此,目前需要提供通过简单的动作就能装卸电池的同时,不影响防水性能的锁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防水性能的同时,能够通过锁紧部的滑动动作装卸电池盖的便携式终端的锁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的锁紧装置,包括:内部壳体,具有凹陷而形成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中形成有结合槽,该结合槽下方形成底板;锁紧部,具有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容置槽中的本体、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的凸起、从所述本体另一侧表面向下延伸而与所述结合槽可滑动地结合的结合部;电池盖,设置在所述内部壳体上方,具有用于使所述凸起穿过的通孔以及从该通孔的内壁突出的卡台。其中,当所述凸起穿过所述通孔而在所述通孔中滑动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卡台相卡接。
所述锁紧部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本体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容置槽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卡接的第一固定凸起。
所述锁紧部还包括从所述本体边缘向外突出的第二固定凸起,所述容置槽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凸起弹性结合的第二固定槽。
所述容置槽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邻的部分比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槽的部分更浅的引导槽,该引导槽引导所述第二固定凸起的滑动。
所述本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二固定凸起的部分形成有被贯通的贯通孔,用于向所述第二固定凸起提供弹性。
所述结合部形成有两对,每一对所述结合部的端部形成有钩状的结合凸起。
并且,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锁紧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所述内部壳体结合于主壳体,该主壳体与所述内部壳体结合而形成的空间内装有电路板。
所述底板隔开所述结合槽与内装有所述电路板的空间。
所述主壳体的与所述内部壳体结合的周缘部位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防水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终端的锁紧装置,能够以滑动方式装卸电池盖的同时,不影响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电池盖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卸下电池盖之后的下端部分的俯视图。
图3为沿着图2的X-X′线的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内部壳体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不同方向上观察的锁紧部的立体图。
图6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部的俯视图。
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部的主视图。
图6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部的仰视图。
图6d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部的左视图。
主要符号说明:10为主壳体,20为内部壳体,30为锁紧部,40为电池盖,50为防水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电池盖分离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卸下电池盖之后的下端部分的俯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锁紧装置包括:内部壳体20、覆盖电池(未图示)的电池盖40、以及通过滑动将电池盖40可装卸地结合到所述内部壳体20上的锁紧部30。
图3为沿着图2的X-X′线的剖面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内部壳体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4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健筋壮骨丸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