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羽毛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4081.1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毛球拍。
背景技术
现代羽毛球运动,对羽毛球拍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他们既希望能够增大击球力度、也希望能够灵活控制、有稳定的击球角度。
现有的羽毛球拍90,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拍框92、中管94和手柄96。拍框92在三通位置93固定连接到中管的前端941,其周圈设置有用于穿设网线的穿线孔,从而网线可穿过对应的穿线孔设置并形成用于击球的网面91。手柄96固定连接到中管94的后端942,用于握持。
在击球瞬间,运动员的力量首先由中管94传递到三通位置93,再传递到拍框92的下半部分(特别是从三通位置到约5点钟位置以及从三通位置到约7点钟位置之间的部分),然后由表及里地传递到网面。所以拍框92的上述部分是影响力量传导的关键位置;也是在球拍大力扣杀的瞬间,网面91牵拉拍框致使其产生严重的变形后,确保拍框稳定性的关键位置。
市面上的羽毛球拍多采用在三通位置内部加T型钉的设计,以提升球拍的稳定性和力量的传导。然而,由于三通位置处空间较小,因此添加T型钉后的贡献也较小。此外,在目前羽毛球拍的制作工艺中,拍框92与中管94是分开制作的,即中管94先成型后再与拍框92连接成型,而中管94与拍框92的连接部位也主要在三通到5点钟位置以及三通到7点钟位置。此制作流程也就决定了拍框92从三通位置到5点钟位置以及从三通位置到7点钟位置的强度比拍框其它部位弱。
制造商和生产者一直在寻求设计一种这样的羽毛球拍,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强度;同时拍框的尺寸不能过大,因为过大的尺寸会造成挥拍时风阻变大,降低挥拍的速度和威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稳定性和强度的羽毛球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羽毛球拍,包括:拍框、中管和手柄,其中所述中管具有前端和与该前端相对的后端,所述拍框在三通位置固定到该中管的前端,而所述手柄固定到所述中管的后端,其中,在所述拍框的下半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朝向所述拍框的外侧突出的加强结构。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相对于所述拍框的第一纵向对称面对称。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相对于所述拍框的第二纵向对称面对称。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相对于所述拍框突出的距离在约0.5mm~约2mm之间。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的厚度与所述拍框的厚度相当。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从所述拍框与所述中管的连接处开始分别延伸布置在所述拍框的左右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分别包括多个沿所述拍框的周圈方向间隔布置的加强元件。
可选地,各加强元件沿所述拍框周圈方向的宽度在约1mm~约8mm之间;且所述加强结构的每个部分中的相邻加强元件的间隔距离在约0.5mm~约2mm之间。
可选地,各加强元件沿所述拍框周圈方向的宽度在约1mm~约5mm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包括3-10个加强元件;所述第二部分包括3-10个加强元件。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个沿所述拍框的厚度方向分成相互间隔的两个沿半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个半部相对于所述拍框的第二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且间隔约1.5mm~约4mm的距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两个半部相对于所述拍框的第二纵向对称面对称设置,且间隔约1.5mm~约4mm的距离。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可以有益地相互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拍由于设置有突出的加强结构,从而可以增加拍框下半部的刚度和强度,提升羽毛球拍击球时的抗扭性能,提高球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羽毛球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羽毛球拍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羽毛球拍的拍框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羽毛球拍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例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4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