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13440.1 | 申请日: | 2010-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4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爱嫣 |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成伟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尤其涉及一种爬电距离高的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于电器中的温控器包括封盖、双金属片、动作杆、导向架、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二端子及壳体。
所述封盖由铝制成,用于将热量传导给所述双金属片,其与所述导向架形成一腔体(未图示)。所述双金属片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动作杆位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下方。所述导向架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动作杆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两端露出所述导向架的两侧。所述动作杆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双金属片,另一端用于抵接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动作杆的下方并接触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二端子分别连接至所述动触头组件及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导向架、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及所述动作杆的外围,所述二端子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静触头组件固定有一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封盖之间具有一爬电距离L,该爬电距离较矮,故使电器安全性能不高,且温控器只能用于一类电器中,使用不广泛。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温控器,以改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电器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温控器,包括一封盖、一双金属片、一动作杆、一导向架、一动触头组件、一静触头组件、一壳体及二端子,所述双金属片安装在所述封盖与所述导向架形成的一腔体内,所述动作杆设于所述导向架所设的一通孔内并位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下方,所述动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动作杆的下方并接触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导向架、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及所述动作杆的外围,所述二端子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并分别连接至所述动触头组件及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固定有一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封盖之间具有一爬电距离。
本实用新型温控器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所述螺钉与所述封盖之间具有一爬电距离,因此可使电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控器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温控器包括一封盖1、一双金属片、一动作杆、一导向架、一动触头组件、一静触头组件、二端子2及一壳体3。
所述封盖1由铝制成,用于将热量传导给所述双金属片,其与所述导 向架形成一腔体(未图示),并包覆于所述壳体3的外围。所述双金属片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动作杆位于所述双金属片的下方。所述导向架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动作杆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其两端露出所述导向架的两侧。所述动作杆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双金属片,另一端用于抵接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动作杆的下方并接触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固定有一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封盖1之间具有一爬电距离L,故可使电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使温控器既可使用于一类电器中,又可使用于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二类电器中,使用广泛。所述二端子2固定于所述壳体3的底部,并分别连接至所述动触头组件及所述静触头组件。所述壳体3包覆在所述导向架、所述动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及所述动作杆的外围,所述二端子2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温控器的工作原理为:常温下,所述双金属片处于初始复位状态,所述动触头组件和所述静触头组件是接触的,电路导通。当所述封盖1感温受热后,内部的所述双金属片受热膨胀变形,将所述动作杆向下推动,使所述动作杆向下推动所述动触头组件使所述动触头组件向下移动,实现所述动触头组件和所述静触头组件断开,电路中断。
综上,本实用新型温控器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所述螺钉与所述封盖之间具有一爬电距离,因此可使电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爱嫣,未经何爱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3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聚合物电池的胶壳结构及该聚合物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下节油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