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排式二次稻麦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2968.7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5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封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封江 |
主分类号: | A01F7/02 | 分类号: | A01F7/02;A01F12/18;A01F12/4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凯里***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粒机,特别是一种自排式二次稻麦脱粒机。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脱粒机没有排渣是单滚筒装置,不能进行二次脱粒,脱粒效果不佳,脱净率不高,采用风鼓式输送容易卡料,甚至于卡死,还会受到稻谷干湿影响,导致脱料效果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排式二次稻麦脱粒机,该机有自动排料双滚筒装置,能进行二次脱粒,脱净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支架、脱粒箱、母滚筒、子滚筒、大筛、小筛、料斗、输送螺杆、输送辊、输送管、罩、电机组成,在左右两边的支架内装脱粒箱,在脱粒箱内上方安装母滚筒,在母滚筒的圆筒上分布脱粒齿,在母滚筒的下面有圆弧形大筛,大筛通过脱粒箱壁上的排料口与圆弧形小筛连接,在小筛的上方有子滚筒,在子滚筒的圆筒上分布脱粒齿,在大筛和小筛的下面有料斗,在料斗的出料口下方有输送辊A、输送辊B和输送螺杆,在输送辊A上有输送管,在输送管上有出料口,母滚筒、子滚筒、输送辊和输送螺杆均由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
在靠近子滚筒的料斗一端有排渣口,在排渣口的上面有活动护罩。
在脱粒箱的上方有罩。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排料双滚筒装置,能进行二次脱粒,脱净率高。采用输送辊方式输送,不存在卡料,湿田干田都可以进行脱粒,不受气候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中:1、支架,2、输送辊B,3、输送螺杆,4、输送辊A,5、电机,6、罩,7、脱粒齿,8、母滚筒,9、排料口,10、护罩,11、子滚筒,12、排渣口,13、小筛,14、大筛,15、料斗,16、脱粒箱,17、出料口,18、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1-4,由支架、脱粒箱、母滚筒、子滚筒、大筛、小筛、料斗、输送螺杆、输送辊、输送管、罩、电机组成,在左右两边的支架1内装脱粒箱16,在脱粒箱内上方安装母滚筒8,在母滚筒的圆筒上分布脱粒齿7,在母滚筒的下面有圆弧形大筛14,大筛通过脱粒箱壁上的排料口9与圆弧形小筛13连接,在小筛的上方有子滚筒11,在子滚筒的圆筒上分布脱粒齿,在大筛14和小筛13的下面有料斗15,在料斗15的出料口下方有输送辊A4、输送辊B2和输送螺杆3,在输送辊A4上有输送管18,在输送管上有出料口17,母滚筒、子滚筒、输送辊和输送螺杆均由电机5通过皮带轮带动。
在靠近子滚筒11的料斗15一端有排渣口12,在排渣口的上面有活动护罩10。
在脱粒箱16的上方有罩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封江,未经封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2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孵化机的门把手
- 下一篇:一种扫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