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持USB智能密钥的加密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1399.4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3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忠;郭旭;黄亮;戴荣;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usb 智能 密钥 加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卡和USB智能密码钥匙计算机安全硬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USB智能密钥的加密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安全重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安装加密卡来保护数据安全,加密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同时对加密卡的认证、管理和信息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简单的口令保护和备份已经无法满足安全要求。
目前通用做法:
(1)通过串口使用IC(逻辑)卡进行认证和数据保存。由于IC(逻辑)卡只具有存储功能,很容易被复制,完全依赖IC卡的保护,一旦IC开被他人复制,IC卡认证管理将形同虚设
(2)通过串口使用IC(CPU)卡进行认证和使用IC(逻辑)卡进行数据保存。虽然IC(逻辑)卡复制难度比较大,但是串口传输数据比较慢,从而认证速度也受其影响。至于数据保存的IC卡,很容易被复制,一旦被他人复制,机密卡内密钥完全没有保护可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加密卡和USB智能密码钥匙相结合的加密卡,使用USB智能密码钥匙认证、管理和保存加密卡数据。
一种支持USB智能密钥的加密卡,包括加密卡,USB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智能密钥,
所述USB智能密钥通过USB接口与加密卡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在于:所述USB智能密钥内有一张证书或密钥对,证书或密钥对无法复制或导出,并采用PIN码保护USB智能密钥。
本发明的再一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密卡的内部存放数据采用保护密钥保护。
本发明的还一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密卡对USB智能密钥授权,同时将加密卡的保护密钥使用USB智能密钥内的公钥加密后保存在加密卡内或USB智能密钥内。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密卡使用PKI认证方式认证USB智能密钥,非授权USB智能密钥不能通过认证,已授权USB智能密钥将根据授权情况进行角色和权限分配。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密卡使用USB智能密钥内的私钥解密保护密钥,同时解密其他所需数据。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在于:经过授权的专用存储导出数据的USB智能密钥可以保存加密卡的保护数据或将保存的导出数据导入到加密卡内。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1、USB智能密码钥匙使用PKI体系算法明显提高了加密卡内数据(尤其是PK)的安全强度。
2、USB智能密码钥匙的私钥不可导出和复制提高了认证介质的安全系数,免受被复制认证介质的困扰。
3、USB智能密码钥匙的PIN码和私钥机制,加密卡的导出数据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4、USB(尤其是2.0、3.0)的高速传输速度,使认证和备份快速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密卡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目前加密卡认证、管理和数据保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和易扩展的解决方法。
授权:
(1)、我们为每一个USB智能密码钥匙发放一张证书(或密钥对,途径不计),用以标识用户身份。由于USB智能密码钥匙的物理特性,证书(或密钥对)的私钥将无法复制和导出,从根本上杜绝介质被复制的可能。即使USB智能密码钥匙丢失,仍然有USB智能密码钥匙的PIN码保护,在不知道PIN码的情况下依旧无法使用私钥。
(2)、加密卡内所有数据均加密保存(本文称此密钥为保护密钥);(3)、加密卡对USB智能密码钥匙授权,同时将加密卡的保护密钥使用USB智能密码钥匙内的公钥加密保存(位置可以在加密卡内,也可以在USB智能密码钥匙内)。认证:
(1)、加密卡使用PKI认证方式认证USB智能密码钥匙,非授权的USB智能密码钥匙将不能通过认证;已授权的的USB智能密码钥匙将根据授权情况进行角色和权限分配。
(2)、加密卡使用USB智能密码钥匙内的私钥解密保护密钥,同时根据需要解密其它数据,以保证加密卡可以正常运行。
导入导出数据保护:
(1)、经过授权的专用存储导出数据的USB智能密码钥匙可以保存加密卡内的保护数据(可以包含保护密钥)。
(2)、经过授权的专用存储导出数据的USB智能密码钥匙可以将保存的导出数据(可以包含保护密钥)导入到加密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模块
- 下一篇:一种实现点阵贪吃蛇小游戏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