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1331.6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黄虹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3/00 | 分类号: | F25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正雄;朱晓江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制冷 装置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制冷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客车通常采用溴化锂空调进行制冷,溴化锂空调通常包括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四部分,其吸收器通常采用水冷方式进行散热,因此另外需要一套水循环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从吸收器出来的溴化锂稀溶液升压经溶液热交换器,被发生器出来的高温浓溶液加热温度提高后,进入发生器。在发生器中受到外部热源的加热,溶液温度提高直至沸腾,溶液中的水份逐渐蒸发出来,而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发生器中蒸发出来的冷剂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冷凝器的传热管内通入冷却水,所以管外冷剂水蒸气被冷却水冷却,冷凝成水,此即冷剂水。积聚在冷凝器下部的冷剂水经节流后流入蒸发器内,因为冷凝器中的压力比蒸发器中的压力要高,冷剂水进入蒸发器后,由于压力降低首先闪蒸出部分冷剂水蒸气。因蒸发器为喷淋式热交换器,喷啉量要比蒸发量大许多倍,故大部分冷剂水是聚集在蒸发器的水盘内的,然后由冷剂水泵升压后送入蒸发器的喷淋管中,经喷嘴喷淋到管簇外表面上,在吸取了流过管内的冷媒水的热量后,蒸发成低压的冷剂水蒸气。由于蒸发器内压力较低,故可以得到生产工艺过程或空调系统所需要的低温冷媒水,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出来的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被由吸收器送来并均匀喷淋在吸收管簇外表的中间溶液所吸收,溶液重新变稀。中间溶液是由来自溶液热交换器放热降温后的浓溶液和吸收器液囊中的稀溶液混合得到的。为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需将吸收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及时释放出去。中间溶液吸收了一定量的水蒸气后成为稀溶液,聚集在吸收器底部液囊中,再由发生器泵送到发生器,如此循环不已。
如图1所示,在上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发生器10通常采用沉浸式的结构,即在封闭式的容器1中设置为合适的负压,在容器1内设置由外部热源20提供热量的热交换器2,将热交换器沉浸在溴化锂溶液3中;通过热交换器2对溴化锂溶液3进行加热,使得溴化锂溶液3中的冷剂水蒸发形成冷剂蒸汽4,冷剂蒸汽4经冷凝器30热交换后获得冷剂水5,冷剂水5在蒸发器内与环境空气热交换后形成冷剂蒸汽,并将环境空气降温,达到制冷的目的。溴化锂溶液的表层形成溴化锂浓溶液经溢流口5排出至吸收器40内并与冷剂蒸汽吸收后形成稀溶液再次被泵会至发生器10内。在这种发生器中,由于溴化锂溶液的比重非常大,使得溴化锂溶液底层的压力要大于溴化锂溶液表层的压力,即存在较大的液位压差,则底层溶液的沸点要高,则底层溴化锂溶液形成的冷剂蒸汽的温度偏高,进而阻碍了冷剂水的蒸发,影响到制冷效果。
另外,由于发生器采用的是沉浸式结构,热交换器的换热管需要足够的面积才能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这就决定了发生器内换热管要么设置为多层,要么设置为所有的换热管在同一层的结构。但是多层换热管的结构需要较高液位的溴化锂溶液才能将其浸没,使得液位压差进一步增加;而单层换热管的结构虽然能够降低液位,但需要较大的面积,这对于空间有限的车体而言受到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发生器内沉浸式结构由于存在液位压差的问题而造成制冷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存在液位压差的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包括密闭的发生腔、设置在所述发生腔底部且导入外部热源与吸收剂溶液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发生腔顶部且将导入吸收剂溶液并将其喷洒在所述换热装置上的喷淋装置;所述发生腔顶部设有输出冷剂蒸汽的蒸汽出口,所述发生腔底部设有导出换热后吸收剂浓溶液的吸收剂溶液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所述蒸汽出口和喷淋装置之间设有挡液板,所述挡液板上设有蒸汽缺口;以防止吸收剂溶液溅出,而保证冷剂蒸汽能够通过蒸汽缺口到达蒸汽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所述挡液板为两块或两块以上,相邻两挡液板上的蒸汽缺口相互错开;形成迂回通道,进一步有效防止吸收剂溶液溅出,而保证冷剂蒸汽能够正常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所述挡液板设置为V形或圆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导入吸收剂溶液的喷淋管和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的喷嘴;使得从喷淋管导入的吸收剂溶液能够通过喷嘴均匀地从发生腔上方洒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制冷装置的发生器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均布在所述喷淋管上;使得吸收剂溶液的喷洒更为均匀,从而充满整个发生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制冷装置的吸收器
- 下一篇:太阳能装置中的纵向管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