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玻璃丝包铜圆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1293.4 | 申请日: | 201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祥;陆惠芳;王新国;冯一兵;宋安;刘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丝 包铜圆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玻璃丝包铜圆线,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干电机、电器产品的双玻璃丝包铜圆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电器产品所用的绕组线普遍采用铜圆线或云母带包铜圆线上绕包双层玻璃丝,并各层之间和表面涂有一层粘结漆,以解决绝缘。
但是这些结构的双层玻璃丝均采用小节距即1-2°绕包角度,在绕制线圈时,绕组线的弯曲及附着性能达不到要求,在使用过程中绕组线圈的弯曲面上易产生绝缘层开裂,使其线圈破坏而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大节距网状结构的双玻璃丝包铜圆线,以提高弯曲、附着等性能指标,能满足使用要求,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采用4毫米以上小于5.5毫米绕包节距大干10°小于30°绕包角度的网状玻璃丝层。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了绕包大节距,避免了绕制线圈时绕组线弯曲开裂现象,能保证绝缘层紧贴在铜圆线上,因此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弯曲、附着性等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绕包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绕包节距或绕包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玻璃丝包铜圆线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1~2°绕包角度,这样在绕制线圈时,特别是弯曲部位的玻璃丝因弯曲开裂而降低附着性能。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绕包节距n为4毫米以上小于5.5毫米,绕包角度a大干10°小于30°的网状玻璃丝层,因此能避免绕制线圈时绕组线弯曲开裂现象,而保证了玻璃丝线紧贴在铜圆线上,特别是能提高铜圆线弯曲部位附着力。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玻璃丝包铜圆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铜圆线(或云母带包铜圆线)外涂粘结漆,烘焙,绕包无碱玻璃丝,浸粘结漆,烘焙,向反方向绕包玻璃丝,浸粘结漆,烘焙,再涂粘结漆烘焙而成。
以上所述均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病人专用轮椅
- 下一篇: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