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管磨机筒体转胎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11014.4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姚群海;马孝直;朱真才;杨根喜;陈国安;李清民;刘冬京;王道强;樊兴洲;刘春侠;彭婷婷;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式管磨 机筒 体转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胎,尤其适用于对焊接好的管磨机筒体整体进行后续加工制造的转胎装置。
背景技术
管磨机筒体焊接为一个整体后,在对其进行隔窗板固定、入口门安装等后续装配工序时,需要对筒体实施转动。由于筒体质量大(约100-200吨),对其进行转动极其困难。现有的转胎设备具有移动灵活性差、转动驱动力小、转动安全性不好等不足;若采用吊车或天车进行转动,更是存在对操作工技术要求高、安全可靠性差、效率低、费用高等缺陷。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用于对焊接好的整体管磨机筒体进行后续加工制造的转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的整体式管磨机筒体转胎。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管磨机筒体转胎,包括车架、设在车架底部的行走装置和行走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托轮总成和驱动托轮总成的回转驱动装置;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间隔成对设在车架右侧底部纵梁上的Ⅰ驱动车轮和Ⅱ驱动车轮、间隔成对设在车架左侧底部纵梁上的Ⅰ支持车轮和Ⅱ支持车轮,以及与车轮对应的轮轴;
所述的行走驱动装置包括Ⅱ电机、Ⅳ减速器、带传动装置、Ⅲ减速器、链传动装置,其中:Ⅱ电机的输出轴经联轴器与Ⅳ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Ⅳ减速器的输出轴经带传动装置与Ⅲ减速器输入轴相连,Ⅲ减速器的输出轴经联轴器和链传动装置与Ⅱ驱动车轮和Ⅰ驱动车轮的轮轴相连;
所述的托轮总成包括分别通过轴承及轴承座支承在车架前横梁上的多个主动托轮、以及与多个主动托轮相对称设在车架后横梁上的多个随动托轮;
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Ⅰ电机、与Ⅰ电机相连的Ⅰ减速器,Ⅰ减速器连接有Ⅱ减速器,Ⅱ减速器经齿轮传动连接中传动轴,中传动轴的两端设有分别与多个主动托轮支承轴相连接的传动轴。
所述的车架为型钢相互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的多个主动托轮包括Ⅰ主动托轮、Ⅱ主动托轮、Ⅲ主动托轮和Ⅳ主动托轮;所述的多个随动托轮包括Ⅰ随动托轮、Ⅱ随动托轮、Ⅲ随动托轮和Ⅳ随动托轮。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多个主动托轮和多个从动托轮和多个托轮支承方式,并且多个主动托轮与多个从动托均沿筒体的长度方向相对布设,使得筒体的支承受力分布合理、支承点接触应力小、转动驱动力大,再加上多级减速,使筒体转动平稳、安全可靠;又由于装设有双桥驱动的行走装置,则机动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Ⅰ主动托轮;3-左传动轴;4-Ⅱ主动托轮;5-中传动轴;6-Ⅰ电机;7-Ⅰ减速器;8-Ⅱ减速器;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Ⅲ主动托轮;12-右传动轴;13-Ⅳ主动托轮;14-Ⅰ驱动车轮;15-Ⅱ驱动车轮;16-链传动装置;17-Ⅲ减速器;18-带传动装置;19-Ⅱ电机;20-Ⅳ减速器;21-Ⅰ支持车轮 ;22-Ⅱ支持车轮;23-Ⅰ随动托轮;24-Ⅱ随动托轮;25-Ⅲ随动托轮;26-Ⅳ随动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1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分离器气动隔膜压装夹具
- 下一篇:全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焊接组装用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