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采一体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10511.2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宝;李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宝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注采一体抽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注蒸汽采油方法是先下入井内隔热管柱向油层内注入蒸汽,焖井后起出隔热管柱,再下入采油管柱进行采油。使用这种方法,工作中多次起下管柱,增大了作业成本和工作量,而且在作业过程中,压井液进入地层,吸收了大量热量,降低了注蒸汽效果。另外,由于采油管柱不是隔热管,增大了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的热损失,使稠油粘度升高,井液举升困难,大大降低了采油泵效,针对上述情况科研人员从没间断对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有一种可用于注蒸汽井的抽油泵,是利用液力反馈的原理,将两台不同泵径的抽油泵串联而成。注蒸汽时,先将两支柱塞总成提出与自己密封的泵筒,然后进入注入蒸汽,焖井后再放回柱塞总成进行抽油,这种泵的缺点是有一台泵径比较小的抽油泵,稠油通过泵时过流面积小,难以达到高效采油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抽油效率高的一种注采一体抽油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采一体抽油泵,包括主接头,所述主接头连接有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套接泵筒,所述泵筒上部与主接头连接,所述泵筒的底部连接有联接管,联接管的底部连接有进油装置,所述主接头内设有出油接头,所述出油接头螺纹连接有柱塞,柱塞远离出油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出油装置,进油装置与出油装置连通,所述柱塞的壳壁上开有柱塞注气槽孔,所述泵筒上开有泵筒注气槽孔。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出油装置包括上出油阀和下出油阀。
所述上出油阀包括上出油阀罩和上出油阀座,上出油阀罩和上出油阀座之间设有上出油阀球。
所述下出油阀包括下出油阀罩,所述下出油阀罩内设有上弹簧轴,所述上弹簧轴上套接有上弹簧,上弹簧轴的底部设有下出油阀球。
所述进油装置包括上进油阀和下进油阀。
所述上进油阀包括上进油阀座和上进油阀罩,所述上进油阀座上设有上进油阀球。
所述下进油阀包括下进油阀罩,所述下进油阀罩设有下弹簧轴,所述下弹簧轴上套接有下弹簧,所述下弹簧轴的底部设有下弹簧球。
所述下进油阀罩上连接有进油阀接头。
所述泵筒和联接管通过螺纹接箍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下可连接隔热管柱,在柱塞碰泵的情况下,柱塞上的柱塞注汽槽孔正好与泵筒上的泵筒注汽槽孔对齐,此时可对油层进行注汽,采油时提防冲距,此时柱塞始终密封泵筒,达到采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注汽采油时,只做短距离调整就能实现注汽、采油,节省了热源,提高了泵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注采一体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接头;2-出油接头;3-泵筒;4-外管;5-螺纹接箍;6-柱塞;7-上出油阀罩;8-出油装置;9-联接管;10-上弹簧轴;11-上弹簧;12-进油装置;13-联接头;15-上进油阀球;16-上进油阀座;17-下弹簧轴;18-下弹簧;19-进油阀接头;20-下接头;21-下进油阀罩;22-柱塞注气槽孔;23-泵筒注气槽孔;24-上出油阀座;25-上出油阀球;26-下出油阀罩;27-下出油阀球;28-上进油阀罩;29-下弹簧球;81-下出油阀;82-上出油阀;121-上进油阀;122-下进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宝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宝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10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壳体结构进行改良的涡卷式压缩机
- 下一篇:延长喷雾液滴蒸发行程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