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电源OLED有机发光汉字显示型监控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9645.2 | 申请日: | 201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武;张立柱;文敏;付慧灵;吴志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乡蓝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5/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张欣棠 |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源 oled 有机 发光 汉字 显示 监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车载电源即车载充电机上采用OLED点阵式有机发光汉字显示器时使用的车载电源OLED有机发光汉字显示型监控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
在大中型电动车辆领域中,由于要求该车辆能够在室外55℃高温环境下或零下40℃高寒环境下长期运行,因此则要求该车辆的车载电源(即车载充电机)也应满足在此环境下长期可靠地运行工作。车载电源(充电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通常采用LED指示灯或LED数码显示,虽能适应在高温、高寒环境下运行工作,但存在运行状况观察不直观、运行操作维护不方便、排除故障不快捷和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运行状况观察直观、运行操作维护方便、排除故障快捷和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的车载电源OLED有机发光汉字显示型监控电路,采用先进的OLED点阵式有机发光显示器显示、按键操作;可以实时检测并显示车载电源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工作参数,具有汉字显示过压保护、模块故障、通讯故障等报警功能;具有进行开关机控制、可进行稳压电源、充电模式一和充电模式二等三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操作等控制功能;严格按照充电模式一或充电模式二所规定的电池充电曲线实现电池充电智能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51系列单片机系统,其特征在于: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与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端上连接有操作键盘,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端上连接有EEPROM电源监控,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上连接OLED有机发光汉字显示电路,控制电源分别与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RS-485通讯电路相连接。
51系列单片机系统电路的连接关系为:+5V电源分别连接至电容C47的1脚、电容C1的正极及分别连接51系列单片机芯片U11的40脚和31脚;电容C47的2脚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后接地GND2;芯片U11的19脚连接晶振X11的1脚和电容C49的1脚;芯片U11的18脚连接晶振X11的2脚和电容C50的1脚;电容C49的2脚与电容C50的2脚相连后接地GND2,芯片U11的20脚接地GND2。
RS-485通讯电路的连接关系为:电阻R4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11的8脚,电阻R4的2脚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脚连接光耦IS11的2脚,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GND2,光耦IS11的1脚连接电阻R5的2脚,电阻R5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11的11脚连接光耦IS13的2脚,光耦IS13的1脚连接电阻R6的2脚,电阻R6的1脚连接电源+5V;单片机芯片U11的10脚连接光耦IS12的4脚后再与电阻R7的2脚相连接,电阻R7的1脚连接电源+5V,光耦IS12的3脚接地GND2;75176通讯芯片U14的1脚连接光耦IS12的2脚,光耦IS12的1脚连接电阻R14的2脚,电阻R14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14的2脚与3脚短接后再分别与电阻R9的2脚、光耦IS11的4脚相连接,光耦IS11的3脚接地GND1,电阻R9的1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14的4脚分别与电阻R8的2脚、光耦IS13的4脚相连接,光耦IS13的3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14的5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14的6脚连接电阻R12的2脚,电阻R12的1脚与电阻R10的1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0的2脚接5V电源;通讯芯片U14的7脚连接电阻R13的2脚,电阻R13的1脚与电阻R11的2脚连接后接RS485-端子输出,电阻R11的1脚接地GND1;通讯芯片U14的8脚连接电容C8的1脚后接5V电源,C8的2脚接地GND1。
操作键盘电路的连接关系为:按键S1的2脚、S2的2脚、S3的2脚、S4的2脚、S5的2脚连接在一起接地GND2;按键S1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11的1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2脚;按键S2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11的2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3脚;按键S3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11的3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4脚;按键S4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11的4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5脚;按键S5的1脚连接单片机芯片U11的5脚后再连接排阻RP1的6脚;单片机芯片U11的6脚连接排阻RP1的7脚;排阻RP1的1脚连接+5V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乡蓝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新乡蓝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9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