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9084.6 | 申请日: | 201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1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宛新建;赵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A61B1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吴桂琴 |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镜下多 角度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组织学检查(活检)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治疗中,内镜检查已经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方法,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最终确诊大多都依赖于内镜检查的结果。通常,内镜下组织活检,获取病理结果是鉴别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然而内镜下组织活检成功率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胃镜下单次病理活检的假阴性高达50%,其中的术者经验、病变位置、取材数量等均会影响最终结果判定。
目前,临床实践中常使用的胃镜为直视内镜,其胃镜活检钳位于视野下方,对于与镜身垂直的消化道管壁,容易取材,而与镜身平行的消化道管壁,如食管、胃的后壁,通常取材较难。目前临学实践中的传统使用方法是借助镜身旋转进行取材,但是该取材尚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增加了患者不适感,另外,由于不能更好调整内镜头端角度,实施时困难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多角度取材的活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提高病理诊断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采用可以调整头端角度的活检钳,使活检钳在各种情况下保证与管壁的垂直关系,从而改善组织取样的效果,提高病理检查的成功率,降低假阴性率。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外鞘管(1)、活检钳(2)、调节导丝(3)和手柄(4)组成;所述的活检钳(2)和调节导丝(3)均位于外鞘管(1)的内部;所述的调节导丝(3)一端与活检钳(2)连接,另一端连接手柄(4)。
本实用新型中,外鞘管(1)的直径为3.5 mm,可通过胃镜的活检孔道。
本实用新型中,活检钳(2)由头部(21)、连接部(22)和推送部(23)组成;所述的头部(21)与普通活检钳结构相同,该头部(21)连接调节导丝(3),并与连接部(22)相连;推送部(23)与连接部(22)相连,其末端设把手。
所述的连接部(22)采用弹簧钢丝制成,具有柔韧性。
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导丝(3)一端与活检钳的头部(21)相连,另一端连接手柄(4)。
本实用新型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使用时,当活检钳头部(21)和连接部(22)伸出外鞘管(1)时,可根据需要牵拉调节导丝(3),使头部(21)以任意角度屈曲;当放松调节导丝(3)后,活检钳头部(21)借助连接部(22)自身弹性,回复原状。
经临床试用,结果表明,本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结构简单,能够灵活调整的活检钳头部,容易与管壁形成垂直关系,可以多角度取材;使用方便,操作方法与常规内镜活检操作相同,不需要额外培训。
本实用新型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其准确的定位和取材大大提高了病理取材的成功率,收集的标本细胞含量丰富,显著提高灵敏度,减少重复操作和重复检查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镜下多角度取样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正或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将纳入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角度时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是外鞘管;2是活检钳,其中,21是头部,22是连接部,23是推送部;3是调节导丝;4是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主要由外鞘管(1)、活检钳(2)、调节导丝(3)和手柄(4)组成;所述的活检钳(2)和调节导丝(3)均位于外鞘管(1)的内部;所述的调节导丝(3)一端与活检钳(2)连接,另一端连接手柄(4)。
所述的外鞘管(1)的直径为3.5 mm,可通过胃镜的活检孔道;
所述的活检钳(2)由头部(21)、连接部(22)和推送部(23)组成;;头部(21)与普通活检钳结构相同,其连接调节导丝(3),并与弹簧钢丝制成的连接部(22)相连;推送部(23)与连接部(22)相连,其末端设把手。
所述的调节导丝(3)一端与活检钳的头部(21)相连,另一端连接手柄(4)。
使用时,当活检钳头部(21)和连接部(22)伸出外鞘管(1)时,可根据需要牵拉调节导丝(3),使头部(21)以任意角度屈曲;当放松调节导丝(3)后,活检钳头部(21)借助连接部(22)自身弹性,回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90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