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8267.6 | 申请日: | 201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6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沈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21/002 | 分类号: | F21V21/0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 灯座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尤其涉及LED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长灯管的两端与灯座的连接方式一般为:首先要将灯管两端的导电针对准插入灯座连接端上对应的插孔,然后将灯管来回旋转来找到正确的定位点以完成安装。由于两个灯座连接端之间的距离与灯管的长度相当,在安装时,一般将灯管一端的导电针插入该端灯座连接端的插孔内之后,需要用一只手将另一端的灯座连接端径向向外掰,使得另一端导电针能够插入该端灯座连接端的插孔内,操作比较困难。尤其是在更换灯管时,由于灯体一般安装在屋顶等高处,安装者需要登在高处作业,上述灯管与灯座之间的安装显得格外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使得灯管与灯座的安装方便、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具有导电针的灯管和两端具有连接端的灯座,两端的导电针分别对应安装在两端的连接端上,所述连接端包括与灯座固定的连接座以及安装在灯座上的扣具,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供导电针径向平移插入的导槽,所述扣具具有扣臂,所述扣臂具有靠近导槽的第一工作位置和远离导槽的第二工作位置;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扣臂挡设于所述导电针朝向导槽槽口的一侧。
安装时,灯管两端的导电针沿着连接座上导槽的方向移动,扣臂离开第一工作位置,使得导电针能够到达导槽的槽底,当导电针到达规定位置之后,扣臂回到第一工作位置,将导电针夹持在槽底和扣臂之间,完成灯管的安装。拆卸时与安装时步骤相反,扣臂离开第一工作位置,使得导电针能够从导槽的槽底移向槽口,进而离开灯座,则完成拆卸动作。
进一步的,在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扣臂为弹性扣臂,所述弹性扣臂具有回复到第一工作位置的弹力。弹性扣臂的设计使得灯管与灯座的装卸更加方便,在灯管安装好以后,由于扣臂的弹力,使得导电针被牢靠的扣持在导槽与扣臂之间,结构稳定、接触良好。
进一步的,在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扣臂与导电针接触的面为倾斜坡面。利用该倾斜坡面,使得导电针在导槽中移动至碰到扣臂时,导电针对扣臂产生使得扣臂离开第一工作位置的分力,便于导电针的装卸。
进一步的,在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扣具通过回复弹簧与灯座连接。回复弹簧也具有将扣臂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的趋势,当导电针对扣臂施加较大力时,除了扣臂因外力发生弹性形变移动外,回复弹簧也可以为扣具提供一定的位移空间,从而减小扣臂的形变量,延长扣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上述连接结构中,所述扣具夹设于连接端和灯管端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相比,其安装时只需要简单的平移灯管动作就可以精准的挟持灯管,不需要安装灯管后来回旋转取得正确定位。
2.本实用新型扣具对灯管的夹持牢靠,不易松开从而产生灯管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灯管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灯座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a-6d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灯管与灯座的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7a-7d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灯管与灯座的拆卸步骤示意图。
其中:1灯管;11导电针;2灯座;21连接端;211连接座;2111导槽;212回复弹簧;213扣具;2131扣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5以及图6d所示,一种灯管与灯座连接结构,包括两端具有导电针11的灯管1和两端具有连接端21的灯座2,灯管两端的导电针11分别对应安装在灯座两端的连接端21上,所述连接端21包括与灯座2固定的连接座211以及安装在灯座2上的扣具213,所述连接座211上设有供导电针11径向平移插入的导槽2111,本实施例中导槽2111为竖直设置并且开口朝下的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实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8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焚烧炉的炉箅边缘传动装置
- 下一篇:舷外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