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肠套叠整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8200.2 | 申请日: | 201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7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谭涛田;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君合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谭涛田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肠套叠 整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肠套叠整复装置,为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套叠为小儿常见疾病,在医疗临床上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向肠腔中充气,进行整复,即将插入管插入肛门,用充气器通过导气管向肠腔中充气,迫使套叠解开。在操作时,充气压力要严格控制,压力小,充不开;压力大,则极易导致肠破裂严重并发症,操作危险性、风险性相当大,因此,一些自动控制的整复器,设置了排气钮,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排气释放压力,有一定程度的安全调节作用,但是,排气动作需要信号接收、感应和执行,有滞后现象,不够灵敏,并且对肠痉挛引起的肠腔内压力瞬间提高,更是“反应迟钝”,不能避免肠破裂并发症的发生。此类装置大都结构复杂,价格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肠套叠整复装置,能避免肠破裂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结构简单,价格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儿肠套叠整复装置,包括插入管、导气管、压力表和充气器,插入管与导气管相连接,压力表、充气器连接在导气管上,其导气管上增设有弹性缓冲气囊。
弹性缓冲气囊能够缓冲肠腔内压力,充压过大或因患儿疼痛反射引起肠痉挛致使肠控内压力瞬间提高时,肠腔内气体返流,缓冲气囊变大,缓冲肠腔内压力,动作灵敏、直接,有效避免了肠破裂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方便制作、操作和观察,缓冲气囊可以设计为球形气囊,可以与导气管设计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另外分支接出。缓冲气囊为弹性胶囊,如橡胶气囊、硅胶气囊等,选材容易,性能适宜。
制作选材和设计,可使缓冲气囊的变化状态与压力间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用于直观地监测压力。
本实用新型还有限定压力的作用,因为当球囊达到极限状态时,压力恒定,不再发生变化。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当不断充气,球囊直径超过10cm时,球囊内压力不再升高而维持在一定压力。如设计球囊的最大承压为极限压力,则球囊在极限压力时爆破,保证肠腔内充压不超过正常限定值,避免肠破裂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降低操作风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监测、限制、缓冲肠腔内压力,动作灵敏、直接,可避免肠破裂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并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价格低,又贴近患儿操作,易实施适合小儿特点的手法配合疗法,患儿易于接受,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气囊 2、插入管 3、充气腔 4、导气管 5、硅胶缓冲球囊 6、压力表 7、充气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儿肠套叠整复装置,包括插入管2、导气管4、压力表6和充气气囊7,插入管2与导气管4相连接,压力表6、充气气囊7连接在导气管4上,导气管4上增设有硅胶缓冲球囊5。
插入管2为双腔气囊管,临床上一直沿用着,定位气囊1与充气腔3连通,插入管2的另一充气腔与导气管4连通。
使用时,将插入管2插入肛门,首先向充气腔3中充气使定位气囊1涨大,将肛门封住,使插入管2固定于肛门中。挤压充气气囊7,通过导气管4向肠腔内充气,通过压力表6观察充气压力,硅胶缓冲球囊5也随着压力而变化,也可辅助观察压力情况。充压增大或肠痉挛引起肠腔内压力瞬间增大时,肠腔内气体返流,硅胶缓冲球囊5变大,使肠腔内压力得到缓冲。当肠腔内压力过大时,硅胶缓冲球囊5会爆破,释放、解除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君合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谭涛田,未经淄博君合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谭涛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8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