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机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7884.4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詹文章;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26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固定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机构装置,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动车动力电池与车身的连接固定方式(这里主要是指动力电池被放置在车身地板下方的布置方式)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电池固定方式:
1)四点固定方式
通过电池箱上的固定支座与安装在车身上的固定机构将电池箱体固定在车身下部;固定机构的数量为四个;
2)多点固定方式
通过多个螺栓将电池箱固定在车身下部,与车身形成了较高的连接强度。
电池可换方式:
在上述四点固定的基础上,固定装置通过控制机构调整部件位置,使电池可以自如地上下装卸。
快换电池作为一种技术路线方案,体现出了许多优势。但是动力电池与乘用车的重量比相对较大,因此采取四点固定方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车辆碰撞技术的要求,由于采取这种四点固定的结构形式本身存在的缺陷,车辆水平状态前进方向的固定约束力比较弱,致使车辆通过碰撞技术的难度非常大。又如:车身整体强度,由于电池重量较大,较少的固定装置可能产生集中载荷,因而对车身强度、刚度都可能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机构装置,为集定位和固定一体的装置,可将动力电池较为有效的固定在车身上提供了有效的约束力,并且在电池的换装过程中可对其方便的进行对中引导,增加定位精度,减少对电器插接件的损坏防止对电池本体的磕碰。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机构装置,动力电池插入传感引导联接器联接,传感引导联接器与安装基座有多点连接限位;安装基座上连接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动力电池放置安装基座上,通过第一锁止器、第二锁止器的压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对动力电池形成包裹形式的固定,在多个方向上对动力电池形成约束。
本实用新型与车身具有较高的联接强度,这样就能很好的满足车辆碰撞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3所示,动力电池1;传感引导联接器2;安装基座3;第一锁止器4、第二锁止器5、轴6、导轨7;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固定机构装置,传感引导联接器2与安装基座3通过轴6连接,传感引导联接器2以轴6旋转;
安装基座3上连接第一锁止器4、第二锁止器5;动力电池1与传感引导联接器2连接;动力电池1放置安装基座3上,通过第一锁止器4、第二锁止器5的压板固定。
第一锁止器4、第二锁止器5的压板有弹簧限位;
第一锁止器4、第二锁止器5的压板为有弹簧限位装置;压板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多种结构。
传感引导联接器2有导轨7连接;
动力电池1沿导轨7插入传感引导联接器2中。
动力电池1被液压机构托盘托起,动力电池1在上升过程中,首先接触到传感器触头进入导轨7,插入传感引导联接器2,形成紧固状态,并精确安装在安装基座3上,由第一锁止器4、第二锁止器5将动力电池1固定在车身底部。
本实用新型对动力电池1形成包裹形式的固定,传感引导联接器为箱体结构联接固定动力电池1,在多个方向上对动力电池1形成约束。
实施例2:
其它结构如实施例1;如图4、5、6所示,有挡板8固定在安装基座3上,挡板8的一端与传感引导联接器2的一端接触;阻止传感引导联接器2的移位。
挡板8与传感引导联接器2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状。
或挡板8有两块、三块或四块,分别挡在传感引导联接器2的一端。
实现传感引导联接器与安装基座的多点连接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7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弹性簧爪式插孔
- 下一篇:一种防止锂亚电池钝化的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