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7470.1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3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忠;孙秋林;张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福工混合动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61/4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控式 行星 齿轮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特别是一种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其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彼此可以相对旋转的运动件:太阳轮、行星轮架及齿圈,行星轮设置于行星轮架上,通过上述的三个运动件的不同组合,实现不同的档位。现有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运动件控制,是采用液压系统来推动,采用液压系统来控制,一方面使得整个变速器的结构非常的复杂庞大,另一方面由于液压系统本身的特殊性,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损坏,需要经常的专人进行维修维护、因而影响了其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的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
一种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太阳轮、行星轮架、设置于行星轮架上的行星轮,齿圈,还包括有用于控制运动件实现不同运动组合的活动式摩擦片、及固定式摩擦片,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的活动式摩擦片的推动采用气动装置推动,所述的气动装置包括与气源相连接通的执行件,执行件与活动式摩片相传动连接。
将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活动式摩擦片采用气动装置来推动,由于气动装置结构简单,整个装置只需要一个与气源相连通的执行件,当需要执行件动作时,只需要接通气源,则执行件在气体压力的推动下,发生位移,从而推动与其相传动连接的活动式摩擦片,活动式摩擦片的运动。
执行件与活动式摩擦片的传动连接,其或为直接将执行件与活动式摩擦片相接触,利用移动的执行件推动活动式摩擦片移动。
执行件与活动式摩擦片的传动连接,还可以是在活动式摩擦片与执行件之间增设其它装置。
活动式摩擦片与执行件之间的装置或为隔热装置,或为轴承,或为两者的结合。
所述的执行件的结构有很多,以下是申请人提供的几种形式:
一种是,执行件为气囊。
采用气囊作为执行件,当在气囊中通入气体时,气囊发生膨胀变形,膨胀变形的气囊推动与其相接触的物体,从而推动活动式摩擦片产生运动,实现行星齿轮变速器的不同运动件运动组合的控制。
另一种,执行件为活塞式结构,活塞在一个密闭的通道内做往复移动,密闭通道设置有气源入口,在活塞上还设置有弹性复位装置,活塞的一端与活动式摩擦片相传动连接,活塞的另一端则支撑于定位件上。
活塞式执行件,当在密闭通道内通入气体,气体则推动活塞发生移动,从而推动与其相传动连接的活动式摩擦片发生运动,当关闭气源时,气体回流,活塞则在弹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回位。
第三种:所述的执行件为膜片,膜片设置于一个密闭的通道内,膜片的一端与活动式摩擦片相传动连接,另一端则与气体相接触。
当在密闭的通道内通入气体时,膜片产生变形,推动与其相传动连接的活动式摩擦片发生运动,当关闭气源,则膜片将回位。
所述的固定式摩擦片为在齿圈外缘设置的沿齿圈轴向延伸的摩擦片,所述的活动式摩擦片或固定于变速器箱体上、或固定于支撑架上。
所述的固定式摩擦片为在齿圈外缘设置的沿齿圈轴向延伸的摩擦片,所述的活动式摩擦片行星轮架。
所述的固定式摩擦片为在齿圈外缘设置的沿齿圈轴向延伸的摩擦片,活动式摩擦片则同时设置于变速器箱体及行星轮架上,它们沿着固定式摩擦片的左右两半分别设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气动装置来推动摩擦片中的活动式摩擦片,由于气动装置结构非常的简单,因此其大大简化了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同时也使其维修,维护变的非常的方便,扩大了这种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活塞式结构的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膜片式结构的气控式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太阳轮2行星轮架3行星轮4齿圈5固定式摩擦片6活动式摩擦片61与变速器箱体相连的活动式摩擦片62与行星轮架相固定的活动式摩擦片63气囊式执行件7弹性复位装置8定位件9密闭通道91活塞92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福工混合动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福工混合动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74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换档齿轮箱轴承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多楔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