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5230.8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蒋炳炎;袁理;楚纯朋;章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内多腔切 浇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模具的切浇口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且各腔形状不同形式中的切浇口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浇口进料形式的塑料注射模具,制品成型后仍与流道凝料连在一起,需要人工分离,尤其对于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且各腔形状不同的模具,能将塑料注射的各腔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分离的侧浇口切断机构目前未曾见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模具中注射后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切断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在所述的动模板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在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内设有凝料顶杆,所述的凝料顶杆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所述的凝料顶杆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在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浇口套和定模从动切块,合模时,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对准形成流道,二者与型腔边缘组成切刃;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或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上设有柱销,驱动滑块设有与所述的柱销对应滑动套装的斜滑槽,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油缸,所述的油缸通过油缸连接杆与所述的驱动滑块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油缸,所述的油缸通过油缸连接杆连接楔形滑块,所述的楔形滑块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形成楔形面配合传动。
所述的驱动装置是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设有油缸,在所述的动模板或所述的定模板上铰装有杠杆,所述的油缸通过油缸连接杆与所述的杠杆的一端对接传动,所述的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动模从动切块或所述的定模从动切块对接传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与显著进步,1、由于在将流道设置在可以移动的滑块上,可适应各种形式的侧浇口模具中各腔形状不同的情况,减少了人工分离制品与流道凝料的工序,有利于直接进行下一步的自动化应用;2、改变了传统的侧浇口注射模具结构,其机构简单,制作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一模两腔或一模多腔模具中注射后制品与流道凝料同时切断且机构简单,制作方便的模内多腔切浇口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剪切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多腔且各腔不同的切浇口机构。
实施例1:
参见图1,机加工制成动模板17,在动模板17上设有动模从动切块8,在动模从动切块8内设有凝料顶杆12,凝料顶杆12连接有凝料顶杆档板11,凝料顶杆12与动模从动切块8之间设有凝料顶杆复位弹簧13,机加工制成定模板2,在定模板2上设有浇口套3和定模从动切块7,定模从动切块7连接有切块驱动弹簧6,浇口4与浇口套3对接,在动模从动切块8上设有柱销10,驱动滑块9设有与柱销10对应滑动套装的斜滑槽16,在动模板17上设有油缸15,油缸15通过油缸连接杆14与驱动滑块9连接。注销10在斜滑槽16内运动,从而控制动模从动滑块8位置;合模时,定模从动切块7与动模从动切块8构成完整的流道,二者与浇口边缘形成剪切机构,运动时起到分离流道凝料5与制件的作用。其工作顺序为:合模、注射、剪切、开模、定出流道和制品,合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5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感应加热注塑设备节电器
- 下一篇: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