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管柱无伤害锚定泄油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5114.6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渊平;杨霞;仲崇利;郑振兴;宋秀梅;李俊成;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10 | 分类号: | E21B34/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管柱 伤害 锚定 泄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井下管柱的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井下管柱无伤害锚定泄油器,是在油井生产过程中避免油管疲劳断脱事故、提高泵效并能可靠泄油的重要工具,实现了无伤害锚定泄油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采油生产管柱使用的锚定泄油器,由上接头、锥体、卡瓦牙、缸套、内中心管、焊接活塞、弹簧及下压帽组成。用于泵筒锚定时,依靠泵抽自身的液压作用于缸套向上推压卡瓦,卡瓦牙上行咬紧套管实现锚定。当要起泵泄流时,正转生产管柱实现泄流。由于结构简单及密封系统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压力系统工作不可靠,暴露的问题是泵抽过程中渗漏、提前泄流、起钻时卡钻等。起钻卡钻的原因是卡瓦牙锚定套管时吃入太深,对套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管柱无伤害锚定泄油器,克服现有常规锚定泄油器工具存在的问题,保护套管不受到伤害,避免油管疲劳断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井下管柱无伤害锚定泄油器包括上接头、锥体、锚定块、缸套、中心管和下接头,缸套内装有密封机构,锥体设有泄油孔,中心管设有进液孔,锚定块的外周设有无伤害保护层,防止锚定时伤害套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上接头正向倒扣可以实现采油生产管柱的泄油操作,缸套在泵抽压力作用下上行推动锚定块锚定在套管上实现锚定,回位弹簧辅助缸套在泄油状态下下行,便于锚定块回位,使工具在下井过程中不会提前锚定从而保护锚定块不过早磨损。本实用新型在锚定块的外周设置了无伤害保护层,可有效防止锚定块的卡瓦牙锚定套管时吃入太深,不会对套管造成伤害。改进了原有的密封机构,将固定活塞与固定锁环连接,将固定锁环安装在中心管限位台阶的下方;在密封机构的上方又安装了上活塞,使密封机构更加可靠,解决了提前泄流的问题。在缸套与下接头之间安装了限位环,实现在下钻过程中遇阻不锚定及在设计压力下限制锚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下钻过程防止遇阻,解决了井筒压力不平衡导致的提前锚定,锚定后对套管实现无伤害生产,解决了解卡难、卡钻和伤害套管的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井下管柱无伤害锚定泄油器的具体结构。本泄油器包括上接头1、锥体3、锚定块4、缸套8、中心管12和下接头13,缸套8内装有密封机构,锥体3设有泄油孔,中心管12设有进液孔,锚定块4的外周设有无伤害保护层。无伤害保护层可以是铜质保护层或者是使用硫化橡胶、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制做的保护层。缸套8内还设有上活塞5,该上活塞5安装在密封机构和中心管12进液孔的上方。密封机构的固定活塞6与固定锁环7连接,将固定锁环7安装在中心管12限位台阶的下方,确保下部密封的可靠性。缸套8与下接头13之间还装有限位环10,下接头13与限位环10通过剪钉11固定,防止下钻过程中遇阻不锚定,限制缸套8提前上行,具有在设计压力下限制锚定的功能。
本工具各零件按照图示的相对位置进行组装。首先将固定锁环7套在中心管12限位台阶处,将固定活塞6与固定锁环7螺纹连接。上活塞5套入中心管12。将上接头1与锥体3丝扣连接,压帽2与锥体3连接。缸套8、锚定块4、锥体3装配后套入中心管12,缸套8与锚定块4卡槽连接。缸套8中装入上活塞5,中心管12与锥体3螺纹连接牢固。回位弹簧9放入缸套8,限位环10与缸套8螺纹连接,下接头13与中心管12连接,最后调整限位环10的位置,将剪钉11旋紧。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抽油泵的上方,来自地面泵的液压力从中心管12的进液孔进入,推动上活塞5和缸套8沿中心管12向上运动,同时剪钉11被剪断,将锚定块4推出咬紧套管实现锚定。起钻时,正转管柱使上接头1相对于锥体3倒扣,露出泄油孔实现泄流。泄流后,管柱内外压力平衡,锚定块4、缸套8、上活塞5在回位弹簧9的作用下回到原位解除锚定,从而可以顺利起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5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处理工装上的夹紧装置
- 下一篇:新型液压吊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