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子听诊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4131.8 | 申请日: | 201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7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月;徐文奇;许世清;李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H04R3/00;G11C7/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庄振乾 |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子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子听诊器。
背景技术
在对充油设备(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试运时判断是否有故障进行监听,一般情况下,对新安装或检修后的变压器试运行时,需监听变压器内部有无机械故障(线圈松驰、固定螺丝及夹件松动等)发出的声音和带电体与箱体之间,有无接地放电声,传统方法是用长螺丝刀或放电棒一端与人耳接触,另一端接触在需要监听的变压器外壳处。这种方法需工作人员需紧靠运行设备,存在着安全隐患,且监听声音模糊不清,操作也不舒服。在医疗诊断中常使用的听诊器结构较简单,具有接触身体部位的胸件,通过软管连接在具有两个听筒的耳件上,这种听诊器存在着声音较小,使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接听声音清晰,具有录音、回放功能的多功能电子听诊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电子听诊器,具有拾音器和耳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具有面积较大的膜腔,膜腔连通细管道,在细管道内设有麦克风,麦克风线路连接具有监听、录音功能的信号放大装置,信号放大装置输出放大的音频信号经导线连接耳机,所述耳机设在耳件上。
所述信号放大装置设有多个音频输出接口,每个接口连接有监听耳机。
所述信号放大装置设有外置扬声器。
所述细管道的外侧设有磁性底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多功能电子听诊器的麦克风设在与膜腔连通的细管道中,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麦克风位置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拾音效果好。麦克风将声波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具有监听、录音功能的信号放大装置中,信号放大装置将电信号放大后输出至设在耳件上的耳机,耳件挂在双耳上就可直接听到放大的体内声波,声音宏亮清晰、无杂音。信号放大装置中设有录音按键,在听诊时按下录音键,信号放大装置可记录下听诊过程中的体内声波,可回放检测病人的体内器官的运动信息,为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提供了保证,也可存储为电子档案供以后查阅。在信号放大装置上设有多个音频输出接口,每个接口连接有监听耳机,可同时为多个会诊医生提供监听病情的方便,节省听诊时间,真正做到多个医生对病人真正做到多个医生对病人的快速会诊,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信号放大装置设有外置扬声器,使用时无需配戴耳机,在场的人员都能够监听,方便快捷。应用在电力方面,将该听诊器通过磁性底座将膜腔固定在需检测的变压器铁制外壳处,麦克风用长度适宜的信号线接至信号放大装置上,用耳机接听,这样既安全又能听清充油设备(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内的运行情况,由于具有录放功能检测后可多次回放检测到的信息,准确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有两个听件的多功能电子听诊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述的多功能电子听诊器,具有拾音器和耳件7,所述拾音器具有面积较大的膜腔1,膜腔连通细管道2,在细管道2内设有麦克风3,麦克风3通过线路4连接具有监听、录音功能的信号放大装置5,信号放大装置5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先科w-901微型录音机主板电路。信号放大装置输出放大的音频信号经导线6连接耳机8,所述耳机8设在耳件7上。
所述信号放大装置5设有多个音频输出接口9,每个接口连接有监听耳机。
所述信号放大装置设有外置扬声器。
所述细管道的外侧设有磁性底座10,在电力方面应用时,磁性底座10可吸附在需检测的变压器铁制外壳处,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4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