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线束的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3848.0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波;窦汝振;辛明华;马宇坤;张广秀;张松波;陶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92 | 分类号: | H01R13/6592;H01R4/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屏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线束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与其相关的各种标准的不断完善,电动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电磁兼容性尤其显得更加重要。动力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中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对于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以及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耐受性)要求也最高。动力线束采用屏蔽电缆是改善电机驱动系统电磁兼容性的首要条件,但是动力线束与电机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如何保证屏蔽层与控制器壳体360°电连接一直是有待完善的技术问题之一。
目前,电机控制器动力线束的屏蔽层与控制器壳体连接方式多数采用屏蔽层小辫与壳体连接的方式,尽管该种方式实现了动力线束屏蔽层与壳体的连接,但是由于未能与壳体360°电连接,其EMI及EMS性能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并且结构安装方便,可靠性高且成本低廉的一种动力线束的屏蔽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线束的屏蔽结构,它包括一个连接平板,在所述的一个连接平板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三个倒U型凸起,在连接平板的平面位置上开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该屏蔽结构,将屏蔽动力线束的屏蔽层与电机控制器实现360°电连接,提高了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且使结构设计简化,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线束的屏蔽结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结构与部分电机控制器壳体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线束的屏蔽结构,它包括一个连接平板1,在所述的一个连接平板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三个倒U型凸起,在连接平板的平面位置上开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平板1最好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连接平板由高导电性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在连接平板的每一平面位置上均开有一个连接孔以便于与电机控制器的壳体连接牢固。
如图3所示,本屏蔽结构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动力线束4的屏蔽层压接入三个倒U型凸起,通过穿入连接孔的螺钉2等连接件将连接平板1与电机控制器的壳体3连接,实现了屏蔽的完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3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滤波功能的紧凑型电子元件接插件
- 下一篇:电连接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