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浇注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2302.3 | 申请日: | 201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1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育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威德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7/04 | 分类号: | B05C7/04;B05C13/00;B05C11/08;B05D3/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加工机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或修补管道内衬的浇注机。
背景技术
在化工、采矿等领域,输送物料的管道为了防腐、防磨损,经常会使用带有内衬的管道,即在管道的内壁均匀的附着一层防腐层或防磨损层,常用的内衬材料有聚乙烯、聚氨酯等。
但现有技术在内衬的制作时多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不高,对环境也有污染,为了使内衬材料均匀的附着在管道的内壁,管道需要绕其轴线旋转,通过离心力使内衬材料均匀附着,但如果管道两端固定时同心度不高,会造成管道受到扭曲,另外也影响内衬材料附着的均匀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浇注机,提高了管道内衬材料附着的均匀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安全性和环保性。
一种改进的浇注机,包括带有开口的烘箱以及烘箱中用于夹持管道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均由支架和位于支架上的旋转盘构成,管道的两端被旋转盘夹持且与旋转盘同轴布置,第二夹持装置的旋转盘通过转轴与第二夹持装置的支架配合,第二夹持装置的旋转盘与转轴外壁之间通过第二弹性套相互固定。
当管道的两端,即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旋转盘同心度出现偏差时,通过第二弹性套的缓冲可以纠正,以保证管道旋转时的动平衡。
其中第一夹持装置的支架上设有旋转盘驱动电机和进料管,第一夹持装置的旋转盘的轴心部位带有与管道端口位置相应的进料孔,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的进料孔且与管道的内腔连通。
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的支架上设有挡门,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在烘箱中处于工作位置时,挡门将烘箱的开口封闭。
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的支架上设有旋转套管,该旋转套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挡门的两侧,位于挡门朝向烘箱一侧的端头与第一夹持装置中旋转盘固定,位于挡门背向烘箱一侧的端头通过传动部件与旋转盘驱动电机联动,所述的进料管一端固定在第一夹持装置的支架上,另一端插入旋转套管中,延伸至第一夹持装置中旋转盘的轴心部位且与管道的内腔连通,旋转盘的转动通过旋转套管来传动,而进料管是不动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套管外壁与第一夹持装置中旋转盘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套相互固定。所述的第二弹性套和第一弹性套为橡胶材料,第二弹性套和第一弹性套可同时起到缓冲作用。
通过进料管可以向管道的内腔注入熔融的内衬材料,旋转盘带动管道旋转,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内衬材料均匀的附着在管道的内壁,同时烘箱进行加热使内衬材料固化,完成内衬的加工。
进料管与管道同轴布置且进料管的内径小于管道的内径,可避免管道中的内衬材料流回进料管中,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所述管道均指需要进行内衬加工的管道。
设有延伸入烘箱中的轨道,所述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的支架底部均带有与轨道相配合的滚轮,便于向烘箱中移入或取出管道。
所述的管道的两端与旋转盘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浇注机可以自动进料、在烘箱内进行管路的旋转并烘干,通过对管道端头固定部位的缓冲,保证了旋转时的同心度,提高了管道内衬材料附着的均匀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安全性和环保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浇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两个夹持装置以及被加工管道移出烘箱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浇注机,包括烘箱1,设有用于夹持管道2的第一夹持装置3和第二夹持装置4。
第一夹持装置3和第二夹持装置4均由支架和位于支架上的旋转盘构成,第一夹持装置3带有旋转盘5,第二夹持装置4带有旋转盘6。
管道2的两端被旋转盘5和旋转盘6夹持且三者同轴布置,管道2的两端与旋转盘5和旋转盘6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第一夹持装置3的支架上设有旋转盘驱动电机7和进料管8,第一夹持装置3的旋转盘5的轴心部位带有与管道2端口位置相应的进料孔9,进料管8的一端伸入进料孔9且与管道2的内腔连通,另一端带有料斗10,通过料斗10以及进料管8可以向管道2的内腔注入熔融的内衬材料(如熔融的聚氨酯)。
第一夹持装置3的支架上设有挡门11,第一夹持装置3和第二夹持装置4在烘箱1中处于工作位置时,挡门11将烘箱1的开口封闭。
烘箱1的开口部位设有垂直升降门14,垂直升降门14通过框架15以及定滑轮16吊装在烘箱1的开口部位,当第一夹持装置3和第二夹持装置4移出烘箱1时,垂直升降门14及时将烘箱1的开口封闭,尽可能减少热量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威德矿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威德矿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2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系二次电池
- 下一篇:屏幕旋转时JAVA应用程序界面跟随旋转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