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燃油箱及其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01995.4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0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禹伟;黄希庆;上官云飞;刘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燃油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箱及其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燃油箱的底部通常设置一放油嘴,以便于在清洗燃油箱时能完全排放残留的燃油及杂质等物。
现有的燃油箱中,大多数在燃油箱底部设置一孔口,再采用一与孔口相匹配的放油嘴,将放油嘴嵌入孔口中,在放油嘴与孔口接触处进行焊接。
然而,由于现有的燃油箱底部呈水平状,并且燃油箱本体较薄,而放油嘴通常为一螺母,螺母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焊接时容易造成燃油箱本体受损,从而使放油嘴与孔口之间开焊出现缝隙,导致燃油箱漏油,并且,燃油箱本体受损难于修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及其汽车,解决了现有的燃油箱中,放油嘴与燃油箱底部孔口之间易出现缝隙导致燃油箱漏油的问题,提高放油嘴与燃油箱底部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箱,包括箱体和放油嘴,所述箱体底部具有一孔口,所述孔口处的箱体呈向外凸出的喇叭口状,所述放油嘴嵌入所述孔口中与所述孔口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所述孔口的端头焊接至所述放油嘴。
如上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所述放油嘴包括一螺母和拧设在所述螺母上的堵头,所述螺母与所述孔口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所述螺母顶部为阶梯台,所述孔口端头卡设在所述阶梯台上。
如上所述的汽车燃油箱,所述螺母和所述堵头之间设有一垫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燃油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燃油箱及其汽车,通过将燃油箱底部嵌入放油嘴的孔口处设置成喇叭口状,使得放油嘴与孔口边缘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少了放油嘴与孔口连接处的应力集中,提高放油嘴与孔口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放油嘴与孔口之间出现缝隙,进而有效防止了燃油箱漏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燃油箱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燃油箱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箱体1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螺母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堵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燃油箱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汽车燃油箱包括:箱体1和放油嘴3,箱体1底部具有一孔口2,孔口2处的箱体1呈向外凸出的喇叭口状,放油嘴3嵌入孔口2中与孔口2固定连接。
其中,孔口2处的箱体1成喇叭口状,孔口2即为喇叭口的端头,将放油嘴3嵌入孔口2中,则喇叭口嵌套在放油嘴3的外部,喇叭口底部的孔口2附近与放油嘴3紧邻,如果喇叭口底部的孔口2附近成垂直状,即喇叭口的角度较小时,喇叭口底部的孔口2附近的部分区域可能与放油嘴3紧密贴合。
可以看出,喇叭口状孔口2附近的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孔口2边缘与放油嘴3紧邻或直接接触部分的面积。另外,如果喇叭口底部的孔口2附近与放油嘴3紧邻,由于喇叭口底部部分区域与放油嘴3之间距离很小,则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这部分区域与放油嘴3焊接在一起,使放油嘴3与孔口2固定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的焊接点在燃油箱内部的孔口2附近。如果喇叭口孔口2附近的角度较小,甚至孔口2附近部分区域呈垂直状,则孔口2附近区域与放油嘴3相接触或者紧密贴合,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燃油箱外部的孔口2附近将放油嘴3和孔口2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此可见,放油嘴3和孔口2具有多种固定连接方式,而无论采用哪种连接方式,孔口2附近的箱体1呈喇叭口形状都会增大孔口2和放油嘴3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放油嘴3与孔口2连接处的应力集中,使放油嘴3与孔口2连接的可靠性增强,并且连接处不易出现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后轮驱动装置和轮胎压路机
- 下一篇: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