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路导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1903.2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和平 |
主分类号: | F16K11/052 | 分类号: | F16K11/052;F16K31/04;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展***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路导向阀。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上钻井作业频率日益剧增,因此对海上作业服务设施的现代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海上钻井作业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散料,这些散料主要是通过平台供应船或三用工作船从码头装载并运抵平台,而将散料从码头装载在平台供应船或三用工作船上及从平台供应船或三用工作船到平台的缺料过程又是通过管道输送来完成,并由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进行控制。由于目前使用的阀门均为单向手动阀门,由此带来下列问题:由于管道的数量较多且布置较为复杂,因此所需的阀门数量及安装维修量也随之增多,这样不仅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易造成误操作。另外,当需要改变散料的输送方向时,通常是将阀门和管道的连接处直接弯折,这样散料就很容易堆积在上述弯折处,从而导致散料的流动不畅,甚至堵塞管路。此外,手动操作阀门还会增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并且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管道堵塞和人员误操作的三路导向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包括阀体、阀板、上阀杆、下阀杆和电动机;阀体的圆周面上相隔距离安装有一个与进料管道相连的进料口和两个分别与两个出料管道相接的出料口,并且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一个开孔,而下端面中部则向下凹陷而形成有一个盲孔;阀板以可转动的方式垂直安装在阀体的内部;上阀杆贯穿设置在阀体上端面的开孔中;下阀杆的下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在阀体下端面的盲孔内,并且上阀杆的下端和 下阀杆的上端同时与阀板的上下端部相连接;电动机设置在阀体的上端外部,其输出轴与上阀杆的上端相连,并且其动作受远程电动遥控装置控制。
所述的上阀杆和下阀杆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的上阀杆和下阀杆的中心轴线偏离阀板的垂直中心线。
所述的进料口和两个出料口之间相距120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能够同时控制三路管道的通断,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管道的设计和减少阀门的数量及维修量,而且能够节省空间。另外,操作人员可利用远程电动遥控装置远程操控电机以及阀板的转动,并且可使阀板停在任意角度,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误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并且操作方便。此外,本装置是利用闸板的导向来改变散料的流动特性,并且阀门的出料口与管道的连接处采用较大的圆弧过渡,因此可使散料的流动更加顺畅,所以不会造成管道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纵向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横向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包括阀体1、阀板2、上阀杆3、下阀杆4和电动机5;阀体1的圆周面上相隔距离安装有一个与进料管道相连的进料口6和两个分别与两个出料管道相接的出料口7,并且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一个开孔8,而下端面中部则向下凹陷而形成有一个盲孔9;阀板2以可转动的方式垂直安装在阀体1的内部;上阀杆3贯穿设置在阀体1上端面的开孔8中;下阀杆4的下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插入在阀体1下端面的盲孔9内,并且上阀杆3的下端和下阀杆4的上端同时与阀板2的上下端 部相连接;电动机5设置在阀体1的上端外部,其输出轴与上阀杆3的上端相连,并且其动作受图中未示出的远程电动遥控装置控制。
所述的上阀杆3和下阀杆4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的上阀杆3和下阀杆4的中心轴线偏离阀板2的垂直中心线。
所述的进料口6和两个出料口7之间相距120度。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假定阀板2最初处于图2中实线所处的位置,此时进料口6与位于图上方的出料口7相连通。当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路导向阀来改变其所安装管道上散料的输送方向时,首先由操作人员通过远程电动遥控装置来启动电动机5。在电动机5的带动下,与其输出轴相连的上阀杆3将一同进行转动,由此使阀板2按事先设定的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当阀板2转动到图2中虚线所处的位置时停止,此时进料口6与位于图下方的出料口7相连通,这时就可以进行散料的输送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和平,未经冯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