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男用便携小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01869.9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道;李栋 |
| 主分类号: | A61F5/453 | 分类号: | A61F5/4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52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小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涉及一种男用便携小便器。
技术背景:
传统的男用小便器俗称夜壶,使用比较方便但不便于携带,对于患有尿淋漓的患者就无法使用了。中国专利CN1185309A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小便器,包括接尿套、软管和塑料袋等,接尿套通过插接口和软管连接,软管另一端通过插接口和塑料袋连接。所述接尿套用弹性橡胶成分制造并根据男女生理结构特点分为男用接尿套和女用接尿套;软管上端和塑料袋插接口处焊接有挂扣,分别用于挂在裤子内部的前开门和裤腿处。所述塑料袋括接口处连接一密封塞,使用完毕后密封断开的塑料袋,防止漏液和阻挡气味;通过拉伸塑料袋中部两侧焊接的拉伸带子,可以增加塑料袋的负压,使尿液顺利流下。这种小便器结构过于复杂,使用不够方便,尤其在夏季的南方更是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男性病人小便器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男用便携小便器:包括袋体、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为类似避孕套形状,大圆柱体为螺纹面,外口处连接有吊带。
这种小便器的最大创新点是大圆柱为螺纹面,自然状态不长,但随着尿液的增加,可以拉长两倍以上,尿液存储量很大;螺纹状的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尿液回流溢出。因此在使用时,无论病人在床上或者站立运动,小便器随时在接尿,尿液存量到一定程度,患者感到不便时,就可以更换小便器。
作为优选,所述吊带为两个环形体或迂回粘接片,方便悬挂于患者的颈部或腰间。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端部连接输尿管,输尿管端部有卡扣。患者可以剪破袋体端部的奶头体,连接输尿管,输尿管端部的卡扣可以随时打开排出尿液或者直接通到其他容器中。
作为优选,所述输尿管连接储尿袋。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为弹性材料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为防水无纺纤维材料制造。选用无纺材料制造使得袋体皮肤接触更舒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小便器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小便器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储存空间非常大的,可以防止尿液回流的小便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便携小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小便器连接输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小便器连接储尿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根据图1所示,一种便携小便器:一个类似避孕套形状的袋体10,其圆柱体表面为螺纹状11,材料为胶乳;袋体10的开口处连接有吊带20,吊带20的头部分别连接两个吊环21。
使用时,1个吊环21与布带连接,布带绕过患者的颈部与另一个吊环21连接,并使得袋体10开口套在阴茎上,患者感觉尿液存留太多行动不便就可以更换袋体10。
实施例2:根据图2所示,根据实施例1,把吊环21换成迂回粘接片22,袋体10材料为内衬防水层的无纺布,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时,将迂回粘接片22扣在患者的腰带上,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根据图3所示,根据实施例1,把袋体10端部的奶头嘴剪开,套上输尿管31,输尿管31的端部有卡扣32,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时,患者卧病在床,输尿管31可以直接通到痰盂里,打开卡扣32就可以排放存在袋体10内的尿液,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根据图4所示,根据实施例1,把袋体10端部的奶头嘴剪开,连接储尿袋33,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时,患者卧病在床,可以定期更换连接储尿袋33,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类型,对于袋体材料、输尿管、储尿袋的组合等,本文也没有一一列举,这应该是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都是正常的变形,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道;李栋,未经李明道;李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性物品
- 下一篇:一种预防足踝关节畸形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