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B超可视引流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1610.4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兰;胡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L29/14;A61L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3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引流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引流导管。
背景技术
引流导管属医疗器械,导管通过人体体表进入人体内,通过导管可将人体组织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或其他液体引出原处,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属于外引流,是把腔内液体引流至体外的技术。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可视化的操作平台,因此大部分医疗科室对引流导管有显影的要求。现有的引流导管是主要由医用级塑料制造而成,需要加入大量的无机填料才能使导管在B超下显示出影像时,但产品制造困难而且显影能力不高,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容易定位、不易损伤脏器,而效果好、操作方便的B超可视引流导管。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B超可视引流导管,包括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引流口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设有内芯,在导管开口端设置有接头,内芯插入接头内,在导管管壁内包覆有金属线。
所述金属线在导管管壁内的覆盖范围为从导管引流口开始一直至导管开口段。
所述导管引流口为圆锥形尖端。
所述金属线在管壁内采用以直线、网状或螺旋状分布,内芯为医用不锈钢。
所述内芯一端为接头,另一端前端带针尖插入导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导管管壁内从导管引流口开始直至导管开口包覆有不外露的特制金属线,金属线在管壁内可以以直线、网状或螺旋状分布。整根导管可以在B超等医学显像系统下显示出清晰的影像,使导管在置入时能方便快捷地在体腔内的定位,避免因定位不准确的原因而造成的多次置管甚至置管失败等问题。
2、导管配合不锈钢带针尖的内芯,在B超等可视化操作平台下,能够直接进行微创穿刺置管,导管定位后,退出内芯即可进行引流操作,置管时不再需要原来的导引芯,减少手术的操作时间。
3、由于导管不需要加入大量的无机填料,导管的硬度和柔软性并不受到影响,导管跟原来加入大量的无机填料的导管相比具有更宽的硬度范围,使导管能在更多的场合中等到应用。
4、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工艺也极为简单,成本低,方便了规格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线在管体内直线分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线在管体内网状分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金属线在管体内螺旋状分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管 2、内芯 3、导管接头 4、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B超可视引流导管,由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引流口的导管1、放置在导管的通孔内的内芯2组成,内芯为医用不锈钢,一端为接头,另一端前端带针尖插入导管接头3内露出导管头部,导管接头3设置在导管1开口端,导管1另一端为尖端,导管1管壁内从导管引流口开始直至导管开口包覆有不外露的金属线4,金属线4在管壁内可以以直线、网状或螺旋状分布。
临床使用时,选取合适的体位及穿刺点,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根据检查结果估测进针深度,垂直进针达皮下后,缓慢进针在医学显像系统的显示支持下确定位置,直至到达定位进针有“落空”感后,拔出内芯2,使用固定夹和缝线固定导管,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多头造瘘导尿管
- 下一篇:多用通气麻醉呼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