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1279.6 | 申请日: | 201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德新 |
主分类号: | F23D11/44 | 分类号: | F23D11/44;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河北省秦皇***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蓄热 燃料 连续 供给 式烧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机械行业,其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炉上的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工业炉、窑上使用的空气单蓄热式烧嘴有两种,第一种为空气蓄热箱单独布置,在空气蓄热箱外单独安装燃料喷枪,烧嘴对称布置于工业炉、窑两侧墙上,当工作时,炉子一侧墙上的燃料和热空气喷出燃烧,另一侧墙上的燃料切断、空气蓄热箱处于排烟蓄热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经换向阀换向,两侧燃烧装置互换工作状态,即:一侧烧嘴燃烧,另一侧烧嘴排烟,进行循环往复工作。另一种为燃料不换向空气单蓄式烧嘴,同一个烧嘴中,设有两个空气蓄热箱,在两个蓄热箱之间安装燃料喷枪,当工作时,燃料喷枪中始终有燃料供应,燃料使用中不换向。一侧蓄热箱喷出高温空气与燃料燃烧时,另一侧蓄热箱进行排烟蓄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经换向阀换向,两侧蓄热箱互换工作状态,即:一侧蓄热箱燃烧,另一侧蓄热箱排烟,进行循环往复工作,此烧嘴可以单独设置使用。
以上两种空气单蓄热式烧嘴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下列问题:1、两种空气单蓄热式烧嘴都不能应用于燃烧液体燃料如:重油、柴油、煤焦油、沥青焦油等液体燃料,在燃烧此种燃料时会产生黑烟,形成不完全燃烧。2、在燃烧高热值煤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时,易产生黑烟,形成不完全燃烧。由于存在上述缺陷,严重影响此种烧嘴的应用范围。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其可提高燃料燃烧和热量回收的效率,使蓄热式烧嘴对燃料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其包括两个蓄热箱、位于两个蓄热箱之间的燃料喷枪、与所述蓄热箱对应设置的两个风箱及与所述风箱相连的两个换向阀,所述两个蓄热箱之间设有一次风管及位于所述一次风管出风口处的空气旋流片,所述一次风管设于所述燃料喷枪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将蓄热箱和所述风箱设置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式烧嘴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换向阀相连的鼓风机和引风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大大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改善了因不完全燃烧而冒黑烟的问题,使蓄热式烧嘴对燃料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单蓄热燃料连续供给式烧嘴100,其包括:两个蓄热箱A、B、位于两个蓄热箱A、B之间的燃料喷枪10、一次风管11、空气旋流片12、与所述蓄热箱A、B连接设置的两个风箱13、与所述风箱13连接的两个换向阀14、及连接所述换向阀14的鼓风机15和引风机16。
每个蓄热箱A、B内装有蓄热体(未图示)且至少有一个热空气喷口(或排烟口)17,此蓄热式烧嘴100在安装时,所述燃料喷枪10与工业炉、窑燃料管道(未图示)连接,而一次风管11与空气管道连接,用于通过一次风达到充分助燃的目的,两个风箱13通过管道分别与各自换向阀14连接再连接鼓风机15和引风机16。工作时,燃料通过燃料喷枪10连续供给,一次风连续供给以助燃,从鼓风机15出来的常温空气由换向阀14切换进入蓄热箱A时,置换蓄热箱A内蓄热体所含的热量而被加热,在极短时间内,所述常温空气将被加热到接近炉膛温度(一般比炉温低50~150℃),而被加热后的高温空气进入炉膛后,将卷吸周围炉内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油或燃气),燃料可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与此同时,炉膛内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箱B排入大气,在炉膛内高温热烟气通过蓄热箱B时,将显热储存在蓄热箱B的蓄热体内,然后以低于150℃的低温烟气经过所述换向阀排出。所述换向阀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箱A、B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通过这种交替运行方式,实现90%以上的余热回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德新,未经姚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1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