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体对接专用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00218.8 | 申请日: | 201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6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刘玉芳;张小平;段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对接 专用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芯电炉感应体对接时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炉实际运行中,感应体内部因局部高温使耐火材料经常龟裂,导致感应体内部或法兰对接面漏液而停止工作,传统维护检修工艺是待电炉感应体3台以上漏液,停炉放空炉内母液,更换6台感应体,电炉大修,仅重新砌炉工期历时7天,该工艺除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施工工期长外还有感应体维护成本高等弊病,这种检修工艺还缩短了电炉运行寿命,严重制约了电炉产能效能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实施电炉感应体对接工艺时,使感应体周围的母液迅速冷却凝固的冷却装置,从而可实现不停炉感应体一体化维护作业模式。
为此,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感应体对接专用冷却装置,该专用冷却装置包括水套和固接在其上端面的进、出水管道,所述进、出水管道和所述感应电炉外界的冷却水联通。
在电炉低液面保温状态,利用本实用新型使单台受损感应体周边迅速冷却,电炉局部母液凝固后,实施感应体对接作业,改变了该领域电炉大修模式,实现了不停炉感应体一体化维护作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单台感应体维护和电炉停炉大修之间的矛盾,且检修作业时间只需6~8小时,还可不停炉同时更换2~3台感应体。同比原工艺,检修工期缩短,检修工作量大为降低,同时改变了电炉检修方式,将以前不定期停炉大修改为计划检修的小型维护模式,节省了电炉及感应体的大修费用,有效地提高了电炉运行寿命,电炉大修周期提高至1次/2年,感应体使用寿命原来只有4~6月,现平均在1.5年以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电炉可甩掉煤气辅助加热,电炉炉况大为改善,作业环境也明显改善,为电炉的稳定生产创造了有力条件。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停用煤气后每年可节费用近150万元,减少电炉大修和降低感应体维护费用每年近35万元,职工劳动强度的降低和电炉作业环境的改善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2,一种新型感应体对接工艺的专用冷却装置,所述专用冷却装置包括水套1和固接在其上端面的进、出水管道2、3,所述进、出水管道2、3和所述感应电炉外界的冷却水联通。
所述冷却装置的水套1的承压一般设计为0.15~0.6MPA, 以保证水套内部有较大的流量和出水压力;并且根据电炉锌液温度、水套容积和水套放置位置等因素计算冷却水循环量,考虑不周将导致水套放置后感应体喉口周围不能迅速“冻结”,对接作业时发生跑锌事故或者造成水套在锌液内炸裂事故,一般按感应体功率90KW~300KW计算,所述水套结构尺寸设计为长:900~2000mm,宽200~1500mm,高:400~800mm,采用δ=8~12mm的钢板制作。当水套1的横截面为梯形时,优先采用长1600mm和1000mm,高800mm,宽287mm,用厚8mm的钢板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0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筒接杆
- 下一篇:自动裁磨线的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