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架日字形立交桥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99938.7 | 申请日: | 2010-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辉 |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12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架日 字形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立交桥,属于道路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立交桥作为解决道路交叉口不同方向车辆交通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已广泛使用。立交桥的样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这种立交桥可以叫作单跨式立交桥。图中(1)为高架单跨横梁,它高于地面,横跨南北向车道,与东引桥(2)、西引桥(3)相连,保证了东西方向车辆直接通行。这种立交桥结构简单,占地少,建造容易,无匝道,因而被广泛采用。这种立交桥的缺点是:无法无冲突左拐,仍不是一种全互通立交桥。由于桥下采用的仍是红绿信号灯指挥方法,故它容易出现桥上主干道畅通而桥下付干道拥堵的现象。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大,它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这是由其高架部分面积太小决定的。对其改进的方法是增加左拐匝道,最经典的方法是采用苜蓿叶式立交桥。但苜蓿叶式立交桥的左拐方法是右拐270°,其左拐匝道转弯半径较大,这就需要拆除图1中建筑物(4),这无疑成本极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增加高架部分面积,不增加占地,不用拆除周围建筑物,尽量不增加立交桥层数,各方向车辆全互通的立交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其高架部分如同一个“日”字。图中(1)为高架单跨横梁,是“日”字的中间一横,通过东引桥(2)、西引桥(3)与地面相连,形成一个单跨式立交桥,这部分与说明书附图1是一样的。因此,车辆直行、右拐和东西向(主干道)方向调头的方法与附图1所示的单跨式立交桥是完全一样的。(4)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内容,它是“日”字的边框,实际是一种左拐匝道。它通过四个引桥(5)、(6)、(7)、(8)与南北向地面车道相连。引桥(5)称南下引桥,左拐匝道(4)上的车辆通过它下桥向南行驶。(6)称北上引桥,向北行驶车辆通过它上行到左拐匝道(4),进行左拐或调头。(7)称南上引桥,向南行驶车辆通过它上行到左拐匝道(4),进行左拐或调头。(8)称北下引桥,左拐匝道(4)上的车辆通过它下桥向北行驶。这样,所有车辆都可以通过引桥(3)、或引桥(2)、(6)、(7)、驶入左拐匝道(4),在其上逆时针环行,再通过引桥(2)、或引桥(3)、(5)、(8)到达目标方向,从而完成左拐或调头动作。这样,所有车辆的直行、右拐、左拐、调头动作就可以在互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从而可以实现全互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单跨式立交桥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例一车辆运行方法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例三桥下通行原则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实施例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首先,对说明书附图2进行详述。为使图纸更直观,图中采用不同的网格线表示不同的平面。本立交桥实际上是高架起一个“日”字形的平面,并由若干引桥将其与地面连接。(1)为高架单跨横梁,是“日”字的中间一横,通过东引桥(2)、西引桥(3)与地面东西方向车道相连,形成一个单跨式立交桥,这部分与说明书附图1是一样的。(4)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内容,它是“日”字的边框,实际是一种左拐匝道。它通过四个引桥(5)、(6)、(7)、(8)与南北向地面车道相连。(9)是南北向道路中间的隔离墩,(10)是东西向道路中间的隔离栅栏。(11)是车道分隔线,所有这种断续线都是车道分隔线,为图纸简明,只标示这一处。(12)是非机动车和人行道,所有这种网格线表示的都是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为图纸简明,只标示这一处。(13)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隔离墩,所有这种网格线表示的都是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隔离墩,为图纸简明,只标示这一处。(14)是非机动车和人行过街天桥,共4个,分别在立交桥的东南西北四端,为图纸简明,只标示这一处。(17)是过街天桥的引桥,共16个,每个过街天桥(14)有四个,为图纸简明,画出两个,只标示这一处。(15)、(16)是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地下通道的入口,共4个,为图纸简明,只标示这两处。(18)是地理座标,指示东南西北方向。
本实施例中,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地下通道通行。由于四个地下通道互相连接成一正方形,使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直行、左拐、调头都在地下进行,而右拐则在地面的最右侧进行,故与机动车完全不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辉,未经王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9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熨平板伸缩架
- 下一篇:一种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的绝缘检测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