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9505.1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8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陶海峡;马雪芬;韩冰;吕珺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产品,且特别涉及一种打气筒。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了能够保证自行车的正常使用,一般都需要配备打气筒。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打气筒花样繁多,有便携式的、折叠式的、脚踏式的以及边打气边发电的多用途打气筒等等。大部分打气筒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活塞运动实现为自行车胎充气的目的。但是,现有打气筒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便携式打气筒虽然携带相对比较方便,但是打气时很费力。
另外,对于便携式打气筒,由于气筒筒身长度的限制,在打气时常常会感到非常吃力,导致难以将车胎气充足,特别是对于女性、儿童而言。而折叠式打气筒的折叠部分也只是在于对手把的折叠。这样相对而来打气筒的尺寸也小了,而且这种打气筒阀芯容易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摇打气筒,携带方便而且使用时省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摇打气筒,包括供气部分和制动部分,其中供气部分包括气筒、活塞、活塞杆连接件,活塞杆连接件带动活塞在气筒内进行往复运动,以使供气部分输出气体至需要打气的部件中,制动部分包括:
外壳,固定于气筒;
第一转盘;
第二转盘,外壳支撑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
第一手柄,连接于第一转盘,带动第一转盘相对于外壳转动,第一手柄与第一转盘的连接部不位于第一转盘的圆心;
连接部,位于第一转盘相对于第一手柄的另一侧不位于圆心的位置,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利用连接部连接;以及
连杆,可转动地连接连接部和活塞杆连接件。
进一步说,还包括第二手柄,位于第二转盘相对于连接部的另一侧,第二手柄的位置不位于第一手柄的连接处与连接部所构成的直线上。
进一步说,连杆与活塞杆连接件、连接部利用销连接。
进一步说,外壳、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的材料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说,第一手柄或第二手柄的材料为工程塑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偏心轮机构实现动力的输出,从而改变一般打气筒的常规直线运动输入方式,这样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为了防止出现死点,在制动部分使用了双手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死点而转盘被卡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看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手摇打气筒,包括供气部分和制动部分。
其中供气部分与一般的打气筒无差异,主要包括气筒前端盖6、气筒5、气筒后端盖4、活塞11、活塞杆连接件3以及气体输出部(图未示),其中气筒前端盖6、气筒5、气筒后端盖4中形成容置空间,活塞11在容置空间中进行往复运动,从而能够从气体输出部输出气体至需要打气的轮胎中。活塞杆连接件3连接于活塞11,用以带动活塞11运动。
制动部分包括外壳1、连杆2、连接部10、第一转盘8、第二转盘(图未示)以及第一手柄7。
外壳1覆盖和支撑第一转盘8和相对于第一转盘8的第二转盘。外壳1固定在气筒5上,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能够在外壳1内转动。
在第一转盘8的一侧偏离圆心O的位置安装有第一手柄7,通过握住第一手柄7能够带动转盘8相对于外壳1转动。
第一手柄7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转盘8,使得其能够以平行于第一转盘8的平面或垂直于第一转盘8平面的位置之间转换。因此,在便携式手摇打气筒不使用的时候,第一手柄7能够位于平行第一转盘8平面的位置,以减少使用空间,而在使用该便携式手摇打气筒时,第一手柄7能够位于垂直第一转盘8平面的位置。
连接部10位于第一转盘8另一侧不位于圆心O的位置。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利用连接部10连接。
连杆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10,连杆2利用连接部1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盘8。另外,连杆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活塞杆连接件3。
当使用者握住第一手柄7转动第一转盘8时,第一转盘8带动连接部9转动,利用偏心轮的原理,连杆2的一端随着连接部9的移动而移动,连杆2的另一端带动活塞杆连接件3做直线运动。从而,活塞杆连接件3能够带动活塞11移动,来给轮胎打气。
更进一步的,制动部分还包括第二手柄9位于第二转盘上,以避免便携式手摇打气筒出现死点。第二手柄9位于第二转盘相对于连接部10的另一侧上。第二手柄9的位置不位于第一手柄7的连接处与连接部10所构成的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9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电源驱动式有害气体滤除装置
- 下一篇:高危矿柱露天深孔协同回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