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7681.1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强;邓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14;H01R27/00;H0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52371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插头 电源 转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源转接装置,尤指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是以节省材料及成本的方式制造即达到可拆卸更换该插头件的目的。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各国家电源插座的插脚规格皆不尽相同,电器往往为了销往世界各国或者方便使用者携带至各国家旅行,而将其电源转接装置的插头件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型态,以下提出一种现有的可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请参阅图7,其中包含有:
一插头件80,包含有一本体81、一下盖板82、两个插脚片83及两个导电夹片84,该本体81于其中一侧面形成两开孔811,而与其相邻的两侧面各形成一凸块812,各插脚片83固定于本体81中,其一端突出于该本体81顶面,另一端穿过本体突出至本体81底面,又该下盖板82盖合于该本体81底面,并于内侧表面对应该本体81的两开孔811处向内形成两条状开孔821及两个分别与条状开孔821连通的容置槽822;又,各导电夹片84设置于该本体81与下盖板82之间,其一端形成一匹配该插脚片83的扣片,以扣合于对应插脚片83,而各导电夹片84另一端则凹折形成一夹片841,并容置于容置槽822中;
一装置盒90,包含有一上盖板91及一盒体92,该上盖板91盖合于该盒体92顶面开口,并于表面形成由两L型固定片911包围出一匹配该插头件80的容置空间的三个侧面,并留有一开口,又该上盖板91表面于对应该插头件80条状开孔821处形成两条状孔913,各L型固定片911于上缘往该容置空间突出形成一固定条9111,该插头件80由该容置空间的开口插入该容置空间,并由两L型固定片911固定该插头件80的三侧面,各固定条9111分别抵住该插头件80两侧的凸块812;
一转接电路100,其电极两极分别电连接至两L型金属条1001,并分别穿过该上盖板91表面的条状孔913,可分别伸入该插头件80的两开孔811及两条状开孔821而被该导电夹片84夹住。
欲组装一插头件80至该装置盒90时,将该插头件80对准该容置空间侧面的开口后,再横向滑入并固定在该容置空间中。在滑入过程中,凸出于容置空间的L型金属条1001分别自该插头件80的两开孔811及两条状开孔821穿入,并将渐渐对应导电夹片84的夹片841撑开而最后被夹于其中,构成电性接触,如图8所示,当该插脚片83分别插入电源插座孔时即可将电力接至该电路板。反之,欲自装置盒90上拆卸此一插头件80时,将该插头件80朝容置空间的开口处以逆方向抽出,如此即可更换另一规格不同的插头件。由此可知,于更换插头件时,该容置盒的L型金属条1001必须与该导电夹片84的夹片841重复插拔,长时间使用后,该L型金属条1001与导电夹片84均会损耗而无法使用。
此外,该插头件的两开孔811、两条状开孔821及该装置盒的条状孔913位置需对应,在工业制程上需要精准的对位,又该L型金属条1001厚度需1mm,所需成本高,又各国对插头的安全规定,规定插头可能被人体碰触的金属其电压必须低于一额定电压,为使该导电夹片84不被人体碰触,故需要该下盖板82使该导电夹片84不外露,又徒增一成本,此种可拆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实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可拆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整体结构简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且减低制程成本的可拆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
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可拆更换插头的电源转接装置包含有:
一插头件,包含有一本体及两插脚,且两插脚平行插设于该本体内,其一端露出该本体外,另一端突出于该本体底部;
一装置盒,于一表面形成一容置该插头件的容置槽,使该插头件可垂直该表面插入该容置槽,并于对应两插脚处形成两条状开孔;及
一转接电路,埋设于该装置盒内,其包含有两电极及二金属弹片;其中两金属弹片分别连接至对应电极,并穿过该装置盒表面的对应条状开孔,而外露于该装置盒表面;该插头件插入该容置槽时,两金属弹片顶面被对应插脚下压变形,当插头件抽离时,各金属弹片因弹性而复形。
由于该插头件组装至该装置盒时,其上二平行插脚直接垂直下压该外露于装置盒上的金属弹片使其形变,而构成电性接触,该装置盒不必再设置另一L形金属条,整体结构简单;再者,拆卸时各插脚垂直该金属弹片离开,因此该插脚与该金属弹片之间并无摩擦,长期使用下来磨损相当小,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且该金属弹片以顶面与该插脚对位,因此误差容许度较大,不需特别精密的制程,故能减低制程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舒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6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