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97291.4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6/44 | 分类号: | H05B6/44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加热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属于现有电磁炉加热线圈盘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电磁炉所使用的加热线圈盘,其结构大多是由漆包线均匀绕制而成的单层或双层线圈,由于线盘支架的中间存在较大的无线圈绕组区域,且每层线圈绕组的面积相当,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线圈盘组件存在磁力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即在距离线圈盘中心三分之一的环形区域内磁力最强,线圈盘的中心区域磁力较弱,从而导致锅具被加热时热量集中在一个较窄的环带状区域,特别是锅具中心区域成为加热的盲区,整个锅具加热不均匀,烹饪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减少磁力外泄、聚磁效果好、使中心加热盲区消失、加热均匀稳定且不增加产品成本的电磁炉加热线圈盘。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包括两个以上磁条、线盘支架及线圈绕组,其中线圈绕组绕装在线圈支架上,磁条呈放射状固装在线圈支架上并位于线圈支架的下方,线圈绕组由两层以上线圈串联或并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线圈绕组的两层以上线圈中至少有两层线圈的外直径不等,其外直径差2d为5-100mm。
进一步的,所述两层以上线圈均绕装在线盘支架的下表面上,其中小直径线圈可位于线盘支架的内侧或外侧。
或所述两层上以线圈绕制在线盘支架的上下表面上,其中小直径线圈可位于线盘支架的内侧或外侧。
所述磁条呈U形,放射状自下向上推装进线圈支架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内,其两端角部卡装在安装槽内,外缘对应卡置在线圈支架设置的弹性卡扣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局部加多层的线圈盘结构,使各层面积不等的线圈所产生的磁力向线圈盘的中心区域均匀分布,从而有效的消除了锅具的高热窄带和中心的加热盲区,显著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包括两个以上磁条1、线盘支架2及线圈绕组3,其中线圈绕组3绕装在线圈支架2上,磁条1呈放射状固装在线圈支架2上并位于线圈支架2的下方,线圈绕组3由两层线圈串联或并联组成,所述组成线圈绕组的两层线圈外直径不等,其外直径差2d为5-1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组成线圈绕组的两层线圈31、32均绕装在线盘支架2的下表面上由挡板21形成的绕线槽内,其中小直径线圈32位于线盘支架2的内侧。所述磁条1呈U形,放射状自下向上推装进线圈支架2上对应设置的安装槽23内,其两端角部卡装在安装槽23内,外缘对应卡置在线圈支架2设置的“L”形弹性卡扣22内。两层线圈31、32的半径相差d=30m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线圈31的外直径小于线圈32的外直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线圈绕组3绕制在绕线支架2的两面,一面绕制在平面上形成单层密绕线圈33,另一面绕制在线槽内形成单层疏绕线圈34,密绕线圈33的外直径小于疏绕线圈34的外直径,二者半径差d=30mm。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2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车客车厢窗台桌多用卫生箱
- 下一篇:一种车用实时防盗报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