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油压缸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7067.5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油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油压缸。
背景技术
油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在工程机械设备中广泛被使用,在健身器材中也使用油缸作为提供阻力的阻尼元件,但健身器材中对油缸的技术要求是不同的,为了适应日渐多起来的健身器材,需要设计出一种易于调节油压的油压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调节油压的双向油压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向油压缸,它主要由外缸体、内缸体、油缸底座、油缸上盖、泄油阀、调节阀、活塞杆、活塞、进气阀、导向装置组成;所述的内缸体套置在外缸体内腔,且外缸体、内缸体的两端皆分别与油缸底座、油缸上盖的内端连接,在外缸体与内缸体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外容置腔;所述的导向装置套置在油缸上盖内;所述的活塞套接在活塞杆的一端,活塞杆连同套接其上的活塞间隙套置在内缸体内腔,在活塞杆与内缸体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内容置腔,在活塞杆的该端端部的沉孔内安装泄油阀,活塞杆的另一端活动穿过堵头内孔且伸出油缸上盖外端面;在油缸底座内开设进油通道,该进油通道的内进出油口与环形内容置腔相通且与安装在活塞杆端的泄油阀上的泄油球顶靠,进油通道的外进出油口与环形外容置腔相通;所述的进气阀沿径向套置在油缸上盖上且其上的进气通道与环形外容置腔相通。
所述的泄油阀主要由球套、泄油球、弹簧、固定架、阀体组成;所述的阀体为活塞杆杆端上的沉孔,所述的固定架穿置在弹簧套内,弹簧套置在沉孔内,弹簧的两端分别顶靠在泄油球与沉孔底部,球套套接在泄油球外。
所述的调节阀主要由调节气压旋钮把手、调节旋钮、阀体组成;所述的阀体为沿油缸上盖径向开设的通孔,在油缸上盖上开设的两个进出油通道分别与环形内容置腔、环形外容置腔相通;所述的调节旋钮的内端活动穿设于油缸上盖的通孔内,调节旋钮的外端与调节气压旋钮把手连接,在调节旋钮的内端沿径向开设有油道,该油道的进出口与油缸上盖上开设的两个进出油通道相对并可形成错位。
所述的进气阀包括气座帽和气座;在油缸上盖上开设有供气座帽与气座穿入的气座孔,该气座孔与环形外容置腔相通,所述的气座、气座帽依次穿置于该气座孔内。
所述的油缸底座的进油通道上设有具有进油通道的螺母,在油缸底座进油通道的内进出油口上依序设有套环与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可与泄油阀上的泄油球顶靠。
在进气阀的进气通道与环形外容置腔相通处设有套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缸体、内缸体、油缸底座、油缸上盖、调节阀、泄油阀、进气阀等组成,通过进气阀可向油缸内腔输入气体,通过调节阀可以很容易的调节油缸内的油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气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向油压缸,它主要由外缸体1、内缸体2、油缸底座3、油缸上盖4、泄油阀5、调节阀6、活塞杆7、活塞8、进气阀9、导向装置10组成。
所述的内缸体2套置在外缸体1内腔,且外缸体1、内缸体2的两端皆分别与油缸底座3、油缸上盖4的内端连接。在外缸体1与内缸体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外容置腔12;所述的导向装置10套置在油缸上盖4内。
所述的活塞8套接在活塞杆7的一端,活塞杆7连同套接其上的活塞8间隙套置在内缸体2内腔,在活塞杆7与内缸体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内容置腔27,在活塞杆7的该端端部的沉孔71内安装泄油阀5,活塞杆7的另一端活动穿过导向装置10内孔且伸出油缸上盖4外端面。
所述的油缸底座3内开设进油通道31,在油缸底座3的进油通道31上螺接有具有进油通道201的螺母20,在油缸底座3进油通道31的内进出油口上依序设有套环32与密封垫圈33且与环形内容置腔27相通,该密封垫圈33可与与安装在活塞杆7端的泄油阀5上的泄油球52顶靠。进油通道31的外进出油口与环形外容置腔1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钢宇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LED路灯
- 下一篇:异形棒条钢轧辊